高考地理题《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5:04: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pm10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该城市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举措中不适合该城市的是
A.林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
B.道路与广场用地面积变化很小
C.房屋用地有所减少
D.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E.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粉尘排放
F.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G.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
H.提高建筑物密度,充分利用城市土地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由柱状图的变化可以判断,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房屋用地、道路与广场用地,且面积在增加;因为道路与广场用地所占比例小,所以面积变化不大;pm10浓度在增加,说明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提升。正确答案选B。
2.建筑物密度提高以后,虽充分利用城市土地,但不利于空气扩散。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该工业可能是2.图中显示该工业布局的理想区域是
A.家具厂
B.炼铝厂
C.电子元件厂
D.制糖厂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工业布局和读图分析能力。
1.根据该工业收益曲线的变化,判断该工业适宜布局于城市中心的边缘,故判断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家具厂符合;炼铝厂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电子元件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2.结合图示,乙区域是该工厂的布局收入大于费用的区域,即工业收益为正。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图1(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图2(日本能源构成示意图)。
材料二: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部分核辐射污染随风扩散,日本还向海洋中排放了遭受核污染的废水。
(1)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但其核辐射对我国影响较小,请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宣布将关闭部分核电站,这可能造成日本电力供应不足。请你为日本政府献计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运用相关知识对日本的能源构成作一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布密集;临近海洋;临近主要工业区。(任答两点)
(2)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西北季风;日本附近洋流主要向北、向东流;辐射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不断稀释。
(3)节约能源;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其他能源;从国外输入能源;发展低能耗工业;压缩或转移部分高能耗企业。(任答三点)
(4)能源构成多样化,利于保障能源消费安全;能源构成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为主,对外依赖性较大;能源构成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为主,可能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水能比重太小,与其水能资源丰富不相适应;核能比重相对较大。(任答两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1.印度农产品产量很大,而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2.印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费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大
C.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
D.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合格
E.煤铁资源丰富
F.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G.森林草原广阔
H.甜菜、棉花黄麻轻工业原料丰富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印度农产品产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故出口量少。
2.印度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但石油资源并不丰富;森林草原对其工业影响不大,甜菜适宜生长于温带,而印度主要位于热带,故不适宜,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表,完成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表
1.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部门是: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下降的是:3.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E.种植业和林业
F.林业和牧业
G.渔业和牧业
H.种植业和渔业
I.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G.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由表中各农业部门比重可知,渔业和种植业差异较大。
2.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均下降的是种植业和林业;三个地带牧业、渔业比重均上升。
3.选项中劳动力、科学技术、交通均不属于自然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