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02:45
1、单选题 如图,AB、CD和EF是经线,AB、CD的经度差与CD和EF的经度差相等。CF是晨昏线,AE和BF是纬线,且D地在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的,阴影范围和其他地方日期不同,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4时或23时? B.2时或14时?
C.5时或8时? D.8时或23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地在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B、D、F在赤道上;“阴影范围和其他地方日期不同”,说明AB、CD是两条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是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另外一条是子夜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AB、CD的经度差与CD和EF的经度差相等。若CD为子夜线,AB为180°经线,如下左图所示,则C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CD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即AB与EF的经度差为180°(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夜长为12小时,对应夜弧为180°),则F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经度为0°,地方时为6时,那么北京时间为14时。若CD为180°经线,AB为子夜线,如下右图所示,O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AB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则AB与EF的经度差为90°(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夜长为12小时,对应夜弧为180°,而B与F点之间的夜弧为赤道上夜弧的一半),则F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时,那么北京时间为23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下图中的太阳光照的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应出现在

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2日
B.3月21日至6月22
C.6月22日至9月23
D.9月23日至12月2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和北极地日照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移动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而导致白昼渐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4: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甲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
小题2: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丁位于北半球。
小题3:南半球昼短夜长,乙地出现极夜,纬度最高。
小题4: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与A相似。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示为两条纬线,P点昼长小于Q 点昼长,那么该图所在位置和月份分别为(?)
A.北半球、6月
B.南半球、6月
C.北半球、12月
D.南半球、4月
小题2: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PQO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短,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若位于北半球,P点昼长小于Q点,说明越往北昼越长,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A项正确,若位于南半球,P点昼长小于Q点,说明越往南昼越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B、D项都不符合。
小题2:夜半球与西半球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短,判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判断为春分日,西半球与夜半球重合,则160°E与昏线重合,即时间为18时,则计算北京时间为15时20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城市今明两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各题。
| 今日日出 | 今日日落 |
| 06:01 | 17:51 |
| 明日日出 | 明日日落 |
| 06:02 | 17:5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日落日出时间差,可以算出当日昼长。今日昼长为11时50分,明日昼长11时48分,当地昼长夜短(接近昼夜平分),且白昼越来越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所以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秋分(9月23日)。故选A。
小题2:表中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根据昼长,可以推算出该城市今日日出地方时为夜长÷2, 即12:10÷2=06:05,也就是该城市为06:05时北京时间为06:01,根据时间和经度差的关系,该城市经度为1210E,所以该城市可能是上海(121?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