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9-07-03 05:0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如图中斜线所示),2008年中国又评选出了十大“新天府”(如图)。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4分)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3分)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的是考虑(1分)
(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4分)
(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3分)
(3)人地协调发展(1分)
(4)解放后,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2分)?由于过度开垦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而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遏制。(2分)?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且区域内环境优美、污染减少,因此当选“新天府”。(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位分析:(1)题,由题干知“老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据自然区位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2)题,由“老天府”所在地可知,大部分“老天府”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环境破坏严重,从而落选“新天府”。(3)题,结合古人对天府的描述和专家对新天府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人地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是“新天府”的共性。第(4)题,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加大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使“北大荒”成为“北大仓”。随着开发的进行,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开始退耕还湿地,使生态环境好转,最终三江平原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成为新天府。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5分)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A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2)(5分)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变化的趋势是?,试分析原因。
(3)(3分)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3分)比较图中B、C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5)(2分)长期以来,D省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试根据该省资源状况列举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


参考答案:(18分)
(1)(5分) 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冬季气温低;土壤盐碱化和风沙危害严重。 (每一小点1分)
(2)(5分)逐渐减少;原因: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水下渗严重;几乎无支流汇入;流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
(3)(3分)种植业向北扩展(1分);影响:使该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4)(3分)相同点:B、C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B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C为黄土高原) 不同点:B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C地黄土覆盖,地表崎岖(沟谷地貌发育)
(5)(2分)冶金工业(钢铁或炼铝工业)(1分);(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电力工业(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
(1)A地表示宁夏平原,属于半干旱区的灌溉农业区,而成都平原位于湿润地区。
(2)河口以上河段由于流经干旱、半干旱区,且经过多个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大,故水量逐渐减少。
(3)该区域属于我国的农牧业过渡地带,故由于过渡开垦等原因导致农牧业边界向北推移。导致了半湿润地区的水土流失加重;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加重。
(4)B表示鄂尔多斯高原;C表示黄土高原。B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形平坦开阔;内部沙漠广布;而C高原的特征:地表千沟万壑,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5)D表示山西省,以煤炭为基础,发展了相关产业部门,如钢铁、电力、冶金、煤化工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于我国气候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上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高原高寒气候分布区大致上与地势第二级阶梯一致
C.北回归线以南分布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A项我国的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错误;B项高原高寒气候分布区与地势第一级阶梯一致;错误;D项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由于港口建设、盐场建设和渔业设施建设等原因,2000-2012年,环渤海地区所在的三省一市海岸线长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环渤海海岸线变化强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辽宁
B.河北
C.天津
D.山东
小题2:该区域晒盐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冬季和春季
小题3:根据港口的功能,由该区域港口运往我国南方的大宗货物最可能是
A.铁矿
B.煤炭
C.海盐
D.海产晶


参考答案:
小题1: C?
小题2: C?
小题3: 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环渤海海岸线变化强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天津,C对。
小题2:晒盐是通过海水蒸发,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多不易晒盐,冬季结冰不易晒盐,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水少,蒸发旺盛,适于晒盐,C对。
小题3:华北地区多煤,南方缺煤,煤炭是大宗不急用物品适于水,运根据港口的功能,由该区域港口运往我国南方的大宗货物最可能是煤炭,C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图1表示我国西北某灌溉平原湖泊面积变化的三个阶段,图2表示湖泊面积不同的两个阶段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所学内容并结合材料,图2中纵坐标M、N所代表的气候要素分别是?
A.气压、降水
B.气温、降水
C.气温、气压
D.降水、气温
小题2:图2中,甲、乙、丙、丁四曲线表示的是湖泊面积大小导致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则表示该平原湖泊面积广阔时的曲线是?
A.甲、丁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