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56:35
1、单选题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是2.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该地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受河流的影响,呈条带状分布。正确答案选D。
2.①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大量货物、人流在此中转,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聚落分布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聚落分布及原因。
考点: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乙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图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按城市化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城市化的进程可知,城市人口的密度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移动。符合规律的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11月,我国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2.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②人口年龄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
A.人口分布更不均衡
B.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
C.人口迁移量大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E.①②③
F.①②④
G.①③④
H.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性强,故可能造成人口普查的漏出、复查等现象。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流动人口不断增长,故给人口普查增加了难度。
2.人口普查的基本信息:人口数量、性别、年龄、城乡结构等。故①②④项信息可以获得。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背景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人口流动加剧增加人口普查了难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四城市图,读图回答如下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2.四城市所在地形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交通、政治、河流、旅游
B.地形、交通、宗教、河流
C.矿产、交通、政治、宗教
D.政治、矿产、河流、宗教
E.①城是风力沉积作用
F.②城是流水侵蚀作用
G.③城是断层下陷
H.④城是冰川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依次是大同、石家庄、合肥、拉萨,其对应的是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矿产、交通、政治和宗教。
2.大同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是河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④
H.⑤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故吸引了大量民工迁入,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
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由于内战严重,而导致了大量的难民大迁移,属于战争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