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53:51
1、单选题 任意一天,同一纬度上(即同一纬线上)的各地
A.日出日落的区时相同
B.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不同
C.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D.地方时不同,昼夜长短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同一纬线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所以同一纬度上的各地地方时不同,昼夜长短相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地同学在6月22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课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如下列所示的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23°26′N,105°E)
B.(23°26′N,135°E)
C.(23°26′S,105°E)
D.(23°26′S,135°E)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6月22日,北京时间13时正午日影为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时间13点当地时间为12点,可以算出当地经度为105°E。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对河流两岸的影响非常显著。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A? B? C? D
小题2: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与河流位置和流向相吻合的图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由西向东流,北半球向右偏,南岸侵蚀,北岸堆积;南半球向左偏,南岸侵蚀,北岸堆积。正确答案选B。
小题2: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符合的是①③。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2.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是下图的
3.③位于②的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②④①
E.4位置
F.2位置
G.3位置
H.1位置
I.东北方向
G.东南方向
西北方向
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表可知此时我国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纬度越地昼越长、夜越短。所以四地中白昼时间由大到小排序是④③①②,那么纬度由高到低是②①③④
2.由地球公转轨道图可知①为近日点附近的冬至③为远日点附近的夏至根据公转方向②春分④秋分。根据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推知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位于图中的1位置。
3.根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可知③位于②的西南方位。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为载体考查地球公转方向、公转轨道及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充分掌握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小题2: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小题3: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图示四点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排序即可,A项正确。
小题2:若图示丁地出现极昼现象,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而离北回归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小题3:若图示丁地出现极夜现象,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全球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黑夜由长到短,即由北向南排。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解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①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②能利用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判断二分二至日节气,进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