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52:49
1、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请回答(1)——(3)题。 
(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
? 的读数可能是
[? ]
? A、25℃
? B、12℃
? C、10℃
? D、8℃
(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3)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参考答案:(1)B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中2.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E.云量厚度
F.地势高低
G.太阳高度
H.植被状况
I.云量增加
G.气候变暖
环境污染
人口增加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分析:①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应为最多;②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③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④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的大小,太阳高度大,到达的太阳辐射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说明高纬度地区冰雪量较少,其主要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回答(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的热力运动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各题。
1.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2.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③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地面的辐射作用
A.a
B.b
C.c
D.d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1.图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洋的昼夜温差小于陆地,且阴天由于云多,故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故阴天昼夜温差小。
2.见上题分析。
点评: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海洋,另一部分为陆地,图中等值线表示?(?)
A.北半球 7月份等温线
B.南半球 7月份等温线
C.北半球 1月份等温线
D.南半球 1月份等温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越往北气温越高,所以为南半球,由图知海洋温度比同纬度陆地温度低,为夏季,所以选7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