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52:07
1、填空题 读下图,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回答问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日期临近二分二至的________,而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图中Q点地方时为________。(5分)
(2)此时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全球此时极昼的分布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1分)
(3)图中M点为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此后至春分阶段,该交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2分)
(4)此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20°S、60°E 冬至 16点 6点(5分)
(2)夜长昼短、且夜渐短昼渐长。(2分)70S°及其以南地区都是极昼(1分)
(3)从70S°向极点移动(2分)
(4)从20°S向南向北递减,20°S的太阳高度为90°(2分)
本题解析:
(1)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P、M点所在经线其一为0时,其二为180°;根据MP、MQ为部分晨昏线,则M点为晨昏线与70°S纬线的切点,判断M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两者结合说明M点所在经线为0时;P点所在经线为180°;晨昏线PMQ以北为夜半球,说明70°S以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M点所在经线为0时;P点所在经线为180°,则M点的经度为120°W,计算12时所在的经线(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60°E。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60°E。太阳直射南半球,晨昏线与70°S相切,判断出此时临近冬至日。M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Q点6点,结合上题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16时。
(2)若时间为冬至前,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夜长昼短、且夜渐长昼渐短若为冬至后,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夜长昼短、且夜渐短昼渐长。
(3)若时间为冬至前,M点从70S°向南极圈移动;为冬至后,,M点则从70S°向极点移动。
(4)根据太阳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由直射点向南北递减,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
考点:地球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东西经度划分、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不同日期划分等基础知识。本题中抓准题干中给出的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和图中M点为晨昏线与70°S纬线的切点这一关键点即可得出:M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两者结合说明M点所在经线为0时;P点所在经线为180°;晨昏线PMQ以北为夜半球,说明70°S以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判断出此时临近冬至日,带入到问题中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C.与公转方向相反
D.从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与公转方向一致,故A正确。
考点:地球自转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B.②地正午日影朝南
C.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①地当太阳直射所在纬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②地正午时太阳从北方照射过来,所以日影超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②地位于南极圈上,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7°;此时为12月22日,一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考点:该题考查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地球每日自西向东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A错。从极点上空看地球,则呈现北逆南顺的规律。B错,C对。东经度的增大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西经度反之。据此,④为南半球,自转应为顺时针。D错。
考点:本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