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4:51: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7分)

(1)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 C?
(2) 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四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原因是?
(3) 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4) 新华社3月25日消息,多灾多难的阿富汗发生里氏6.0级地震,至今已知有4800人死亡。试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1)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2) ③和④?板块的消亡边界? (3)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4)因为阿富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处,地壳较活跃。(或阿富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较活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        ,判断依据是                         ;在地形上是            ,形成原因是                             。(4分)
(2)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              &# 160;           
                                               。(3分)
(3)a、b、 c三处,常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      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处。(2分)
(4)c处是否适宜修建水库?         ,原因                              。(2分)


参考答案:
(1)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2分)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3分)
(2)断层  岩层断裂并发生错动(2分)
(3)a    b(2分)
(4)不适宜  断层构造区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震(2分)


本题解析:
(1)B处岩层向下弯曲(凸出)说明该地为向斜构造。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在地貌上形成山地。
(2)C处 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错动,所以在构造上应属于断层。
(3)a是背斜构造利于储油, b是向斜构造利于蓄水,c在断层线上,不利于油气和水的储存。
(4)c在断层线上,地壳比较活跃,岩层不稳定,不适宜大型工程的建设,若建水库易诱发地震,使水库难以蓄水。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1分)

(1)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判断理由是                            
                                                             。
(2)A地成山的原是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岩原因是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低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1分) 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1分)
(2)向斜槽部因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2分)
(3)变质岩(大理岩)(1分)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变质(2分)
(4)B处地下(1分),
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集聚,这样既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影响交通安全。(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判断: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B,判断理由是岩层向上拱起,背斜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
(2)A处是向斜成山,原因是:向斜槽部因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3)③岩层为石灰岩,靠近岩浆,可能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原因是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变质。
(4)背斜适合修建隧道。所以选择B处地下,原因是: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集聚,这样既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影响交通安全。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点评:判读背斜向斜,可以根据岩层弯曲,但是最准确的方法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日本此次的8.8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五高, 1964年阿拉斯加的9.2地震和1985年,墨西哥西南岸外太平洋底发生8.1级强震分别排第二和第七。上述三个国家地震多发和哪个版块有关,属于的边界类型2.地震会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海啸、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此次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中影响最大的是
A.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南极洲板块张裂区
D.亚欧大陆板块挤压区
E.火灾
F.水灾
G.海啸
H.毒气泄漏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日本、阿拉斯加和墨西哥西南岸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太平洋板块关系密切,属于消亡边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此地地震位于海洋,距离陆地较近,能够引起海啸,日本受海啸影响,核电站发生泄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岩浆侵入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断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请在断层破碎带两侧岩层处画出岩层相对移动的方向。?
(2)图中甲处的山地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发生的地质年代早于1、2、3三层沉积岩层形成的时间
B.在断层破碎带内有可能发现矿体分布
C.图中标4处可能发现含水层
D.图中标3处发现的化石所鉴定的年代一般不会晚于1和2
E.工程建设应避开的地方是岩层弯曲处?
F.沿断层线行走可能会发现泉水出露的现象


参考答案:
(1)乙 丙 (略)
(2)水平挤压作用
(3)BCDF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主要岩石的形成。图中表示岩浆侵入体的是乙,表示断层的是丙,甲处的山地的成因是水平挤压作用产生的褶皱现象。岩浆侵入发生的地质年代晚于1、2、3三层沉积岩层形成的时间,工程建设应避开的地方是岩层断裂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