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49:04
1、单选题 下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
A.A点比B点气压低
B.C点比B点气压低
C.D点比A点气压高
D.C点比D点气压低
参考答案:22.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可知,冷热不均首先引起气流地竖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受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沉),其结果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高低的差异(受热形成热低压,遇冷形成冷高压),竖直方向上的等压面也发生弯曲,其规律是遵循“高凸低凹”的原则,即高压处的等压线向上凸起,低压向下凹陷。由此可以肯定A点的气压高于B点的气压,C点的气压高于D点的气压。再根据所学的“在同一竖直方向,越往高空走,气压越低。”,故图中的A B C D 四点的气压大小关系是A>B>C>D。故选B
考点: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明白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同时能理解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大小在等压面上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为“高凸低凹”和在同一竖直方向,越往高空走,气压越低。最终才能比较出图中A B C D 四点气压大小关系,试题属于中高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题。(7分)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C、D两处位于近地面,则C处气温比D处 ,C处气压比A处 。(2分)
(2)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圈的冬季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代表海洋的是 ,季风②的性质是 (暖湿或冷干)。(2分)
(3)若此图表示中纬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②表示的风带是 ,长期受此风带影响的气候特点是 。(3分)
参考答案:
(共7分)
(1)低 高 (2分)
(2)D 冷干 (2分)
(3)西风带 常年温和湿润(3分)
本题解析:
(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C为温度较低气压高.
(2)冬季陆地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海洋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故D为海洋,冬季风的性质为干冷.
(3)若此图表示中纬环流,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辅散,D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则②表示由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D是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带,是西风带,长期受此风带影响的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比较均匀。
故答案为:
(1)低 高
(2)D 冷干
(3)西风带 常年温和湿润
考点:大气环流与气候。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型题目,学只要正确记忆气温与气压、风的关系就不难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用简练词语(不多于20个字)分别概括各图所要表达的内容。(6分)
a: ;b: ;c: 。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为主,CO2排放量较大。要降低大气中CO2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减少CO2排放,推广水电、 等绿色能源。(4分)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正在加速。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
(3)按B预案,全球自2000年到2100年,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2分)
(4)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据上述文字可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 。(2分)
参考答案:
(1)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2分)
b: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2分)
c: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2分)
(其他答案合理可得分)
(2)煤炭(2分) 风能、太阳能等(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0.2℃(要求写出℃,否则不得分)
(4)共同性原则
本题解析:
(1)从三幅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图a表示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图b表示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图c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2)我国的煤炭储量丰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比重最大;依据我国能源分布状况,需要推广的绿色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3)读图可知,B预案从2000年到2100年气温上升了2°C,经计算,每10年上升了0.2℃。
(4)全球行动,共同合作,体现了共同性原则。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小题2】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箭头方向,a是太阳辐射,b是地面辐射,c是大气逆辐射,d是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对。
【小题2】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实际上是增加大气中尘埃颗粒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大气逆辐射的作用,C对。人造烟雾不能增强太阳辐射,A错。不能改变地面辐射,B错。也不改变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D错。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日6时、18时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读图,从6时到18时,图中:
①P地的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②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
③Q地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 ④低压中心向东北移动并减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图中锋面气旋的发展和移动,P地风向、风速、气压均在发生变化。图中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到,中心气压降低,势力变强。图中冷锋与暖锋之间夹角变小,说明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根据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P地6时、18时风向均为偏西北风;Q地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故D正确。
考点:天气形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