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47:42
1、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乙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 )
A.箭头①表示岩浆活动
B.箭头②表示重熔再生
C.箭头①表示地壳下沉
D.箭头②表示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可知,乙处为高气压带,甲和丙为不同的低气压带。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极地高压带两侧的低压带相同,故乙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小题2】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结合图示,①为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以外力作用为主,包括侵蚀、风化、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故A、C项错误;②为形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地质循环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学生只要注意读图;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的分布;根据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
A.8月9日有寒潮到达
B.8月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大
C.8月9日受台风系统影响,出现阴雨天气
D.8月9日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梅雨连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的影响,形成降温。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右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按照大气受热过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可见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对。
【小题2】“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某校学生在此交流,途经①—④时发现,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请分析原因可能是( )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小题2】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
A.③地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地
B.③地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地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②地地势低平,但与①③④高差相差不大,所以热量差别不大,A、B错;该图为我国华北地区,①地为迎风坡,降水多于②,D错;②位于平原,最有可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所以选C项。
【小题2】①为山地迎风坡、阳坡,③为背风坡、阴坡,③太阳辐射少,A错;③为背风坡,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土壤墒情好,气温日变化小,故选B项。
考点: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