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44:13
1、单选题 下面是江淮地区某月1-3日的天气观测记录,分析判断过境的天气现象是
| 项目 日期 | 均温(℃) | 最高温(℃) | 最低温(℃) | 气压(百帕) | 天气现象 |
| 1 | 20 | 28 | 12 | 1002 | 晴1-2级偏北风 |
| 2 | 9 | 17 | 2 | 1004 | 雨雪6-8级编北风 |
| 3 | 7 | 13 | 0 | 1006 | 转晴2-3级偏北风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天气与气候。材料反映受其影响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故判断为寒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左图“澳大利亚某季节等温线图”和右图“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影响图甲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地形
【小题2】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 ( )
A.Q
B.R
C.S
D.T
【小题3】图示季节,南亚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M海域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温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
【小题2】S、R两地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Q地此时吹东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易形成降水;T地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易形成降雨。
【小题3】图中显示,澳大利亚大陆以高压为主,因此是南半球的冬季,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亚盛行西南风。
考点:等压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7分)
材料一 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中国气象昨天发布了内地“火炉城市”新排名,福州成为高温王者,荣获“冠军”宝座,重庆和杭州位列二、三名。
内地“火炉城市”新排名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 1 | 福州 | 5 | 长沙 | 9 | 西安 | 13 | 合肥 |
| 2 | 重庆 | 6 | 南昌 | 10 | 广州 | 14 | 南京 |
| 3 | 杭州 | 7 | 武汉 | 11 | 石家庄 | 15 | 济南 |
| 4 | 海口 | 8 | 南宁 | 12 | 郑州 | 16 | 上海 |

参考答案:
(1)分布不均,分布范围较广;(1分) 主要分布在南方; (1分)
(2)B(2分)
(3)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地表沙漠广布;多晴天,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小。(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
本题解析:
(1)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主要从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地点方面分析,可知福州、杭州、重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南方。
(2)图中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是受伏旱影响,所以是反气旋。
(3)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以从地形、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等方面分析,图中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沙漠广布增温快,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
考点: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天气系统、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题。
1.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2.b与d之间是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E.副热带高气压带
F.副极地低气压带
G.干冷的气流
H.西风带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b处为下沉气流,则b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则b地气压高于d地,又因为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则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应为b、d、c、a。?
2.b与d之间是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往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风带。
考点:本题考查三圈环流的成因。
点评:本题结合示意图,主要考查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与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但属于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考查,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功底。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所示国家为非洲内陆古国。(18分)
(1)该国地势特征:(6分)
①平均海拔 ,依据: 。
②中部 四周 ,依据: 。
(2)该国(甲地)降水特征:(6分)
①年降水量 ,成因: 。
②降水集中在 季,成因: 。
(3)该国有独特的计时方法:每日24小时从日出算起,以日出至日落间划分日夜,即日出是每日零点,日落是12点。该计时方法当地老百姓沿用。简析该国采用该计时方法的地理依据。(6分)
参考答案:
(1)①高 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②高(隆起),低(低陷) 境内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邻国
(2)①丰富(约1500毫米) 原因: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南部,地势高且面积宽广,对来自海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进行有效阻截和抬升,形成地形雨,获得丰富的雨水。 ②夏 原因: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盛行干燥的东北风,且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3)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参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当地接近赤道的纬度位置(和较高的地势),一天中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昼长变化很小。内陆古国,未受西方殖民统治,保留古老的历法。
本题解析:
(1)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可以判定地势较高。从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邻国,判定中部高,四周低。
(2)该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南部,地势高,海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
②夏季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且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3)当地接近赤道,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昼长变化很小。内陆古国,未受西方殖民统治,历法得到保留。
考点:地势判读、气候描述、时间。
点评:理解一般高大山峰多,总体海拔也较高,河流放射状,一般中部高,四周低。此题还需要表达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