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42:50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龄段是2.该市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0 ~14岁
B.15~60岁
C.60岁以上
D.0 ~60岁
E.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F.社会劳动力不足
G.家庭住房困难
H.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首先根据图中的数值及单位,判断曲线打赌含义。读图可以发现,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新出生的婴儿数量增长少,A、D错。可是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说明有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城市,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是来城市务工、经商的劳动力人口,所以年龄段应在15-60岁,所以B对。6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不会外出务工,受安土重迁思想影响,很少迁移,C错。
2.读图可知,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迁入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会因劳动力不足,导致经济缺乏活力,A、B错。环境质量下降,是个渐变的过程,不是陡然间出现的问题,D错。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地价高,而这些务工人员收入低,城市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较慢,可能会带来住房紧张的困难,C对。
考点:人口结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雾霾天气出现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取暖排放粉尘等污染物
B.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燃料,排放污染物
C.无风天气多,污染物不易扩散
D.城市人口密集,活动频繁
小题2:下列关于雾霾的防止措施,正确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②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③过年过节时,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④禁止城市中的工程建设⑤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取暖、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燃料,都会排放大气污染物;城市人口密集,活动频繁,回事大气扬尘增加。无风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雾霾天气出现的自然原因。
小题2: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等,都能很好地防治雾霾天气。禁止城市中的工程建设不太现实,应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 坡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 土层厚度 (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参考答案:(1)云南?广西?贵州?(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变薄?肥力?(3)坚实 塌陷?
(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溥,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本题解析:11.喀斯特地区石质山地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石漠化突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下题:1.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3.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
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出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
E.资源
F.科技发展水平
G.人口的文化的生活消费水平
H.人口政策
I.气候因素
G.家庭和婚姻因素
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
国家的政策
参考答案:1. B
2. A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人口容量及人口迁移的相关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不大,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主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故B项正确。
2.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反映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人与环境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A、B、C、D 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①铁矿石、水产品②煤渣、污水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
[?]
A.A—①B—②C—③D—④
B.A—①B—②C—④D—③
C.A—②B—①C—③D—④
D.A—②B—①C—④D—③
2.指出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C箭头代表含义的是
[?]
A.东南沿海的台风
B.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
C.北京城和近郊区出现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D.贵阳地区的冬无三日晴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