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41:49
1、单选题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所示),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将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2℃。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大气的热力运动
D、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2、甲箱里的气温比乙箱里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小题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判断a为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进行b地面辐射,大气增幅进行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返还回地面,为c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大气主要是吸收红外线,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比较少,大部分是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增温,所以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错误;大气逆辐射受天气状况影响,一般情况下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所以c大气逆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B错误;臭氧主要是吸收紫外线,而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所以地面辐射并不是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根据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所以a b 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小题2: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不受冻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右图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则
A.a是城区,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2.若此图代表行星风系中的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则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两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2.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沿岸有沙漠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春天傍晚,华北地区农民常在地里熏烟是为了
[?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防止霜冻形成
B.驱赶鸟类,防止吞食物种
C.熏杀害虫,防止伤害幼苗
D.增加凝结核,多生露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哪种情况下夜晚地温最高(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白天晴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地面温度较高,而晚上阴天,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效益好,故降温较少。故夜晚温度最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