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38:03
1、单选题 2010年11月“渝新欧”国际铁路全程试运行,铁路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向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杜伊斯堡,全程11 179公里。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在a大洲分布最广
B.铁路沿线上的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胡杨林景观出现在沙漠中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
D.b段铁路线是青藏铁路的一段
小题2:下面对杜伊斯堡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便捷的海陆空交通 ②丰富的煤炭资源 ③丰富的铁矿资源
④广阔的市场 ? ⑤丰富的水力资源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得知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由鲁尔区工业的区位优势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小题2: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小题3: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③表示了不同要素的纬度分布规律,根据各要素分布规律可知,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其分布是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如②线所示。就降水而言,赤道地区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降水量是全球最多的;到了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形成了一个降水低谷区;而到了南北纬60°附近,由于受极锋的影响,降水又较多;由此可知降水量的分布如图中的③线所示。赤道地区的气温虽然较高,但由于降水丰富,其雪线高度往往低于终年少雨的副热带地区,即雪线高度分布曲线如图的①线所示。故选A。
小题2:从图可可以看出,两极地区因气温最低,雪线高度也最低,但雪线高度并非是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它的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地区,在降水量大的赤道地区,雪线高度相对较低。故选B。
小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年平均雪线的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南半球中纬(30°~60°)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北半球高纬度(60°~90°)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从图中并不能反映出D项的陆地比重信息。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体现了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山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
小题2:
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蒸发小,湿度大
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C.位于冬季风背风坡,生长期长
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小题3:
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小题1:结合图示的降水量分布,b处降水量最丰富,故可能发育森林。
小题2:影响b处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最好,故选A项。
小题3:结合图示的纬度分布,判断该山脉为新疆的天山,由于南坡为向阳坡,温度较高,故雪线高,而北坡为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略多,故雪线低。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