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32:17
1、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值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中同心圆表示晨昏线的是
A.0°等值线
B.23°26′等值线
C.66°34′等值线
D.90°等值线
小题2:若图中0°等值线与经线圈重合,则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 是
A.0°
B.23°26′S
C.23°26′N
D.10°S
小题3:若图中丙地所在直线为北回归线,甲地为伦敦,则乙地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A.180°
B.0°
C.20°W
D.160°E
小题4:有关此刻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B.从北回归线向四周降低
C.从太阳直射点向两极递减
D.从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等太阳高度线图,圆圈代表等太阳高度线,圆中所示的半球为昼半球,圆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为90度,太阳高度角数值从圆心向四周逐渐递减。太阳高度为0度的等太阳高度线就是该示意图的最大圆圈,即为晨昏线。0度太阳高度线大圆的西侧为晨线,大圆的东侧为昏线。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中,如果最大圆标注的不是0度,也就不是晨昏线。选A正确。
小题2:若图中0°等值线与经线圈重合,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太阳直射的赤道。选A正确。
小题3:若图中丙地所在直线为北回归线,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甲地为伦敦,则0度经线为正午时刻,乙地与甲处在同一经线圈上,且乙地与北回归线的太阳高度差是78°27,也就是两地的纬度差。所以乙所在经线的度数是180°。选A正确。
小题4: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即0度太阳高度线以内的圆中所示的半球为昼半球,所以此刻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选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杆的正午影长(表1)。回答问题。
表1我国北方某学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变化(单位:米)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10.30m | 10.34m | 10.30m | 10.27m | 10.24m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不难发现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旗杆的影长先变长后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在这一周内先南移,再北移,结合所学的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可知只有在冬至前后会出现先南移后北移的现象,故选D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判断,在冬至日前后,我国的华北地区在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盛行西北风。此时南极洲处于极昼期间,不宜去观测极光,非洲草原动物也迁移到了赤道以南的地区;北印度洋海水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呈逆时针运动。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第一是弄清旗杆的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越小,距太阳直射越远;第二读懂表中所反映的旗杆影子变化规律是先变长后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是先南移后北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2年1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启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11月27日穿过了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然后驶入浮冰区(浮冰是大陆冰川断裂后滑入海洋里形成的)。这次航程计划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回答小题。?
小题1: “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和所经海域的洋流正确组合是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 “雪龙号”穿过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时,最可能遇到的海况天气是(?)
A.风大浪高
B.晴空万里
C.风平浪静
D.风雪交加
小题3: “雪龙号”返回上海时(?)
A.赤道上的白天比夜晚长
B.重庆日落 方位大约是西北
C.南极大陆全部进入极夜
D.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
小题4: 关于浮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浮冰出现频率最大的季节在冬季
B.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升高
C.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
D.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 “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所经洋流为西风漂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故本小题选B。
小题2: “雪龙号”穿过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时,即咆哮的西风带时,最可能遇到的海况天气是风大浪高。故本小题选A。
小题3: “雪龙号”返回上海时,为2013年4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往北移动,由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A错误;重庆日落方位大约是西北,是正确的,日出东南,B正确;南极大陆什么时间都不会全部极夜,因为有一小部分在极圈外,故C错误;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不对,华北平原小麦播种为10月份,故D错误。?
小题4: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因为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浮冰出现频率最大的季节,应该在夏季;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降低,因为浮冰为淡水资源;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不对,北半球夏季北冰洋海域也有浮冰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试题综合性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各地理事件出现的时间,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比较所给四幅图(注:甲图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
乙:__________弧,丙:________弧;丁:________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__________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__________。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图是__________。
(5)甲图中,北京时间是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丙图中,北京时间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参考答案::(1)AC OA AB
(2)春分 秋分 自东向西 (3)180 大 (4)丙、丁
(5)3月 22日 4点 6月 22日 15点
本题解析:(1)沿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2)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二分日。晨昏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3)晨昏线平分赤道,经度差是180?.由于光的散射现象导致,地球天亮的范围大于黑夜。(4)丙、丁昼大于夜。(5)甲图60 ?E是3月22日0时,则北京时间是3月 22日 4点。丙图75 ?E是12时,则北京时间是6月 22日 15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差(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极夜不考虑负值,视为0°)在不同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差最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当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差为图中的①点时,其所在地区可能为
①赤 道?②回归线?③极圈?④极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各纬度正午高度的极值差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差值越大,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②回归线至极圈之间:极值差不变,都为46°52′;③极圈至极点之间:纬度越高,极值差减小,由46°52′减小到23°26′。图中①表示赤道或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极值差为23°26′;④表示回归线至极圈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极值差为46°52′;重庆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选项D正确。
小题2:由上题分析可知,当正午太阳高 度的极值差为图中的①点时,其所在地区可能为赤道或极点,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