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31:57
1、单选题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2)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
? A、a—c—d—b
? B、a—d—b—c
? C、c—d—b—a
? D、d—b—c—a
(2)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 A、逆城市化趋势
? B、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 C、城市人口始终向市中心集聚
?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小题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心商务区是大城市中心集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于一体的功能区。中心商务区应布局在城市的中心,符合的是A。
小题2:A地处市中心,地价最贵,应建商业区;B地交通条件优越,位于城市的外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应建工业区;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土地,适宜布局工业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读1982年和2012年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初期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和30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5分)
(2)说出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3)从该城市钢铁厂和化工厂中任选一处,从环境因素考虑,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3分)
参考答案:(10分)
(1) 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分)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3分)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减少城区环境污染(2分)
(3)钢铁厂:布局合理(1分)?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环境影响较小。(2分)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城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位置上地处平原,临近河流,因此该城初期形成时得益于该地平坦的地形及充足的水源。对比“1982年和2012年城市布局图”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第(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国道原来过市区,会导致交通拥堵及城区大气污染加剧和噪声污染。改道后的国道,缓解了城区的交通拥堵;减少了城区的环境污染。
第(3) 题,对比图中城市钢铁厂和化工厂,可知:钢铁厂布局合理,原因是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环境影响较小。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城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从图中找差异,从图中寻答案。另外本题也考察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中,公路分布的特点是(?)
A.海拔较高处,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B.海拔较低处,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C.海拔较低处,且与等高线相交
D.交通运输线路少
(2)两幅图中居民点和商店密度的最显著差异是?。
(3)两幅图中居民点和商店分布的显著特点分别是?
?
参考答案:(1)B(2分)
(2)山区居民点和商店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居民点和商店(1分)
(3) 山区居民点和商店沿山谷分布?平原居民点和商店沿公路分布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的分布。
(1)图示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山谷地带,且沿等高线分布,故选B项。
(2)比较两图,反映山区居民点和商店分布密度较平原地区低。
(3)图示山区的商业网点沿公路即山谷分布。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多沿公路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城市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受地形影响形成东多西少的特点
B.受气候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C.受交通影响形成北多南少的特点
D.受经济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小题2:为平衡我国城市分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A.大力发展东部城市,扩大辐射作用
B.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
C.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
D.振兴东北老基地,增强大城市活力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横轴标提经度,说明图中体现的是东西方向上城市数的差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所以说受地形影响形成东多西少的特点,A对。从曲线图上可以看到,东部城市数量多,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百分比高,西部少,所以差异是东部与西部的,B、C、D错。
小题2:由图已知,城市分布是东部多,西部少,大力发展东部城市,东西差异为增大,不能平衡,A错。我国东部人口分布多,经济水平高,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不能改变东西的差距,B错。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缩小东西差距,C对。振兴东北老基地,增强大城市活力,不能缩小东西差距,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