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宇宙中的地球》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4:27: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据各国天文学家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值将出现在2011年或2012年。回答下列各题:1.在太阳色球层和光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2.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所形成的现象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E.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F.气温异常升高
G.山体发生滑坡
H.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E.西北方向
F.西南方向
G.东北方向
H.东南方向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长城站在大西洋沿岸,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选A正确。?
2.黄河站位于北极附近,10E附近,长城站位于南极圈附近,60W附近。所以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地图。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8:00时,0时刻经线上某纬度段的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此时我国的季风雨带位于两广丘陵地区,则与正常年份比较,本年的降水情况2.若此时(30°W,80°N)有一旗杆,则旗杆影子的朝向是3.若此时赤道上某地16时(地方时)刚好看到月出,则赤道上另一地刚好看到月落的地方时和经度为
A.南方地区更加干旱
B.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更长
C.北方地区的土壤盐碱状况得以缓解
D.北方地区的雨季更短
E.东南方向
F.西南方向
G.西北方向
H.东北方向
I.18时,90°W
G.6时,90°E
4时,60°E
0时,0°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85°N的太阳高度为14°26′,则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19°26′,太阳直射点位于19°26′N,日期因为6月中旬,正常年份的雨带位于江淮地区,而此时位于两广丘陵地区,说明夏季风弱,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北京时间为8:00,30°W的地方时为22:00,80°N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所以影子朝向东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地方时为16:00的经度为120°W,与120°W相隔12小时,180°的地方时为4时,经度为60°E。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
1.云量最多的地区是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赤道
B.北纬20°
C.北纬40°
D.北纬60°
E.大气云量
F.大气厚度
G.太阳高度
H.通过的大气路径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和影响太阳辐射变化的因素;(1)依据各纬度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的数值大小,结合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得到赤道处云量最多;(2)由图可知,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可以推出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纬度越低,整体太阳高度越大,可能太阳辐射量越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所学知识,读南亚地区图回答题
1.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体系较完整的国家3.d工业区附近主要的经济作物是4.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区是5.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气候为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
C.居民多信奉印度教  
D.目前,粮食还不能自给
E.①③
F.②④
G.①④
H.③④
I.小麦 
G.棉花
黄麻
水稻
a工业区
b工业区
c工业区
d工业区
逐渐减少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逐渐增加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4. D
5.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印度的地形是以平原(恒河平原)和高原(德干高原)为主;气候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虽然是世界人口上10亿的人口大国,但因其耕地面积广,目前基本可以实现粮食的自给;印度教和佛教都源于印度,但印度的居民多信仰印度教。故选C
2.印度不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但它确实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其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等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区;故①、②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凡是含有①、②的选项都是排除。选D
3.小麦和水稻属于粮食作物,不属于经济作物的范畴,排除选项A D, 印度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黄麻集中分布在其东北部的恒河平原的下游地区,故选C
4.a是印度的阿默达巴德工业区,这里接近印度的棉花、油料产地,发达的农业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属于印度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等。b是印度的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冶炼工业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c是印度的马德拉斯一班加罗尔工业区,是—个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飞机制造、造船工业、石油冶炼、电子工业、电机制造工业等。d是印度的那格浦尔工业区,它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被誉为印度的“鲁尔”区。接近煤炭、铁矿产地,属于“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布局。煤炭、钢铁产量占印度煤炭、钢铁总产量的75%。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在d的东部还有一个加尔各答工业区,是印度形成最早、规模最大的工业区,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机械制造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城市。故选D
5.根据所学的南亚的地形特征可知,德干高原的东西两侧为东、西高止山,孟买地处西高止山的西,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受西高止山地势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自西向东进入德干高原,距海就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再向东,到加尔各答方向,距海又越来越近,加上喜马拉雅山的抬升作用的影响,多地形雨,降水又越来越多,故选B
考点:印度的区域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对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其印度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比较熟悉,同时具备较强的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力,试题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