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4:26: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小题2: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核能具有能量巨大密集,原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图中在建核电站都分布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短缺,能源供应紧张,所以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故选B。
小题2: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是以煤炭为主,比重超过60%,这种消费构成很不合理,一是加大铁路运输压力,二是造成大气污染,所以我国急需调整能源消费构成。而大力发展核电有利于能源消费构成的多元化,.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但把发展核电看作“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太绝对了,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多元化还可以发展水电,风力发电等。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问题。

年份
森林覆
盖率
耕地
面积
年降
水量
气温年
较差
河流含
沙量
粮食平
均亩产
粮食总
产量
198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kg
1995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小题2:根据表格内容分析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该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气温年较差减小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年降水量增加
D.地下水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森林覆盖率降低,耕地面积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加等信息说明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粮食亩产量降低。选择D项。
小题2:森林覆盖率降低,气温年较差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大。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山西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原煤产量约有四分之三输往全国。然而,近年来山西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不得不承受着“富饶的贫困”,其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小题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由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形坡度大的地区占的比例高,分布面积大。从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到,该地以薪柴做为主要能源,由此可知,该地的植被破坏严重,地形坡度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B对。该地位于南方,降水多,大气中尘埃颗粒等污染物质相对较少,从能源消耗量来看,该地工业不发达,排放废气少,所以A错。南方山区植被恢复较快,但是土壤层薄,一旦出现严重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导致下面的岩石裸露出来,造成的是石漠化,不是荒漠化,C错。这里用电量少,耗煤也较少,说明工业不发达,南方降水量大,水污染相对较轻,不是主要问题,D错。
小题2:本区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破坏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要保护植被,然则本区能源结构中以薪柴为主要能源,所以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才能解决问题。开发小水电,投资少,又可保护环境,解决能源问题,所以①对。本区薪柴占能源比例太高,没有新的能源,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可能实现,②错。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方法可行,但是南方地区产煤少,需要从北方调运,加大了运输负担,当地开采也会有植被破坏,③错。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逐渐解决环境问题,④也合理。所以A、B、D错,只有C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1~13题。
小题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小题2: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3: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  )
A.钻孔深栽  
B.飞机播种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荒漠化问题。第11题,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有: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大;多大风天气;地表物质疏松;植被少。但荒漠化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小题2:第12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阻挡了水汽深入,故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气候干旱。
小题3:第13题,下列属于治沙工程措施的只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