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4:23: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2012年中秋国庆8天双节长假,全国各地景区游客“爆棚”:中山陵游客超标10倍; “鼓浪屿要被踩沉了!”;“庐山堵疯了”;泰山一天十万游客进山;西湖拍照全是“集体照”;华山突发情况,由于运力不足,大量游客滞留,游客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⑴请你分析景区游客“爆棚”的原因有哪些?(6分)
⑵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上述现象发生。(4分)


参考答案:
⑴一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预警信息缺失;应急方案不完善;基础建设不完备;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切实落实等多种原因,共同造成了景区“超容”纳客、人满为患,并进一步引发旅客滞留事件。(任答三点得6分。)
⑵限客(限售门票);及时预报旅游信息,合理分流游客;疏导、改善交通,提高游客周转速度;加强景区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等。(任答两点4分)


本题解析:
⑴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收入,也要考虑景区的接待能力,合理的游客数量,才能保证旅游活动的质量,既保证让游客满意,又保护当地的旅游环境,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景区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又缺少预警信息,应急方案不完善,基础建设不完备,都可能 造成了景区“超容”纳客、人满为患,并进一步引发旅客滞留事件。另外还有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切实落实等多种原因,
⑵根据景区的接待能力,限制每日的游客数量,维持景区合理人口容量,具体措施可以用限售门票的办法。及时预报旅游信息,合理分流游客,避免游客过度集中到某个景点。疏导、改善交通,提高游客周转速度,也就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加强景区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如旅客的疏散、救援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杭州某市高中学生想利用暑假时间与同学一起外出旅游5天,确定了九寨沟、莫高窟、黄山、布达拉宫四个备选景区,旅游费控制在800元以内。据此完成下列2题。1.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地是2.作如上述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A.九寨沟
B.莫高窟
C.黄山
D.布达拉宫
E.身体状况
F.旅游费用
G.旅游观光地
H.交通条件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1、黄山位于安徽省,距离杭州最近。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距离最远,800元,往返车费都不够,排除。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距离较远,莫高窟距离杭州是第二远。考虑到时间和消费金额的限制,只有选择黄山是理想的目的地。
2、旅游费用较低。时间不是限制问题,如果旅游费用很多的话,5天坐飞机布达拉宫可以一个来回,但是800元是不可能的。
3、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
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旅游规划基本内容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交通条件。旅游者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其目的是减少旅游时带来的(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对环境的污染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绿色旅游主要针对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16个主要客源国2006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1)简述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的原因。(3分)
(2)简述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分)
(3)现代旅游的特点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①中韩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靠近;②韩国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③中韩之间交往密切,交通便捷。
(2)①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②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③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
(3)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本题解析:
(1)韩国旅游入境人数多与韩国经济发达有很大的关系,经济越发达地区为重要的旅游市场,中国与韩国之间的距离近,中韩之间交往密切,交通便捷为韩国居民到中国旅游创造了条件。
(2)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积极发展,文化繁荣以及社会进步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作用
表现
增加外汇收入,
回笼货币资金
①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②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笼速度,促进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增加经济收入,
缩小地区差异
有利于刺激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②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以得到发达地区的“经济注入”,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①带动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通讯、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和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②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
旅游业促进文化发展
作用
表现
原?因
满足精神
文化需求
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恢复脑力和体力
旅游活动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扩大知识视野,体验和了解异地的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增进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文化素质
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扩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特点,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
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
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重新得到修缮与管理
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
作用
表现
原?因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
旅游业带来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货币流、商品流、科技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对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对外开放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发展旅游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而且促进了社会进步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限制性小、人日培训期短等特点
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旅游环境会不断美化,从而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旅游业是综合性生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直接交往,有助于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并对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我国加强海外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旅游活动是异地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特点,是一种跨国界、跨地区的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
?
(3)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有:
主要特点
表?现
旅游主体大众化
旅游活动已成为大众的消费形式,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
旅游目的休闲化
现代旅游的目的多种多样,休闲性旅游已占绝对优势
旅游形式多样化
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骑自行车和徒步旅游。除了观光、度假、商务和会议旅游外,生态旅游等各种专项旅游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旅游空间扩大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使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
旅游增长持续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产生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持续增长的“朝阳产业”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