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20:16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nbs p; 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该市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小题2:该市要建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 图中菜地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工业区应布局在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图示功能区布局合理,即工业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所以当地盛行风是西南风。B对。A、C、D错。
小题2:学校是无污染单位,适宜建在居民区,甲处距居民区近,学生上学方便,且甲处是沙滩地,不占用耕地。A对。乙、丙离居民区较远,学生上学不方便,且丙地占用农田,B、C错。丁地距居民区也较远,且占用耕地,D错。
小题3:决定农民种植什么样的作物的首要因素是市场,C对。交通、地形、水源只是重要姝影响因素。都浊主导因素。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2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小题1: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缓慢发展阶段
B.加速阶段
C.初级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2:阶段II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价昂贵?②交通通达性差?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根据。根据图示阶段I,市区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的速度快,处于加速阶段。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逆城市化的成因。逆城市化形成的原因是市中心的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恶化;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交通联系方便。阶段II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价昂贵和污染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面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0~12题。
小题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 一 b 一 c
B.c 一 d—b—a
C.d—b 一 c 一 a
D.a—c 一 d 一 b
小题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逆城市化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小题3:b 图中距市中心 8 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
小题1:城市化的初期,距市中心越近,则人口密度越大,但随着市中心的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则市中心人哭逐渐较少,而郊区人口逐渐上升。
小题1:该过程即为逆城市化现象。
小题1:由图示反映8KM处,人口密度最大,故适宜住宅区布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地面上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1~2题。
1、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外延式”的城市化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2、若我国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