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4:15: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的温度可能为(    )
A.26℃
B.27℃
C.29℃
D.30℃
【小题2】 丁处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
A.海拔
B.地形
C.纬度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总是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三条28℃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大于28℃,所以甲处的温度范围是26-28℃之间,B对。
【小题2】根据图中数值分析,丁处温度大于28℃,说明丁处的地势较低,可能是山谷。B对。丁处是山谷地形,用海拔不易描述准确,A错。纬度、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原因,C、D错。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影响等温线变化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1: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2: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

气温(℃)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5
28
50
175
1450
(1)(6分)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若图中①、②、③处将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牧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蔬菜、畜禽业和果树栽培业的安排顺序应当是_________。(填代号)
(2)(2分)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是    
A.种草放牧山羊                  B.修梯田、种甜菜 
C.栽种茶树、柑橘树              D. 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3)(4分)在城镇周围准备建水泥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水泥厂应建在_______,
食品厂应建在    ,(在图中⑤--⑧四地中选择)。
(4)(2分)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合适地点_________(填代号)。


参考答案:(1)水田(2分)   水稻(2分)     ②③①(2分)
(2)C(2分)  (3)⑦(2分)    ⑧(2分) (4)⑤(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1)耕地类型可分为水田和旱地,结合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影响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牧业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效益和地形。(2)该地区位于南方湿润地区,故山区植被的破坏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则合理的整治措施为恢复植被,但注意甜菜为北方温带作物;香蕉为热带作物,不适宜。(3)水泥厂为大气污染企业,应考虑风向,当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故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⑦符合;食品厂生产基本无污染,可布局于市区,市场广阔,故⑧符合。(4)水电站应位于河流峡谷地带,其上游为“口袋型”地形,集水面积大,蓄水量大,故⑤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小题2】该地地形主要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低山丘陵
【小题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    )
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
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最高点位于地图北端,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最高点位于教堂的西南方向。
【小题2】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所以不是平原或高原;图中等值线没有闭合,故不是盆地。
【小题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4倍,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四分之一,图示地区的坡度不变,内容比原来详细,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断、地形类型和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⑥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
          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线        ,理由                  
(6)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处最好,原因             


参考答案:
(1)鞍部、陡崖
(2)143;6
(3)1:100000
(4)自北向南
(5)AC,可自流
(6)丙;丙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丙比水库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
(1)①表示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⑥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利用两山峰的海拔,直接可计算。利用比例尺1:2KM,则图示距离3cm,表示实际距离6KM;
(3)原图比例尺为1:2*105;放大到原图的2倍,只要*2,可得1:105;
(4)注意图示指向标;
(5)引水线应从高处引水,可自流。
(6)缓坡建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圈层界面①、②与圈层Ⅰ、Ⅱ、Ⅲ的说法,正确的是2.地球的内部圈层虽深处地下,却也对地表环境和人类社会存在重要影响。例如
A.①为莫霍界面,②为古登堡界面
B.Ⅰ圈层的厚度均一,约为35千米
C.软流层位于Ⅱ圈层的底部
D.Ⅲ圈层全部都是熔融状态的铁和镍
E.软流层是地球磁场的发源地
F.熔融态的外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G.地球内部的强大热能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H.地壳的不连续与不同地壳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引发地表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根据地震波在不连续面的变化特点,纵波、横波速度突然增加的不连续面①为莫霍面;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的不连续面②古登堡面,选A。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I为地壳(全球厚度17km)II为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III为地核(内核为熔融状态),排除B、C、D。
2.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排除A;磁场源地在地核,排除B;地球内部的热量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排除C,有与地壳的不连续,存在板块,在板块运动中,交界处往往成为火山地震的多发地。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