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14:24
1、单选题 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h为一已知量),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一天,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1为( )
A.h°
B.90°-h°
C.h°/2
D.2h°
【小题2】②地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 )
A.0°<h≤23.5°
B.23.5°<h≤66.5°
C.10°<h≤23.5°
D.0°<h≤66.5°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②线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一日不变,该地位于北极点,该日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h(h为一已知量),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h°N。③地该日出现极昼现象,午夜太阳高度为0°,它的纬度为(90°—h°)N,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1=90°—(90°—h°—h°)=2h°。答案选D。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判断,②地位于北极点上,春秋分日时,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夏至日时,它的正午太阳高度=90°—(90°—23.5°)=23.5°。因此②地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0°<h≤23.5°。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与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有时区( )
A.24个
B.25个
C.15个
D.36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划分一个时区,故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0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1分)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画出昼夜状况。(1分)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 日,时间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上。(3分)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且向 方向移动。(3分)
(5)地球从①开始,再回到①所用的时间为 ,叫做一个 年。(2分)
参考答案:
(1)见解析(1分)
(2)见解析(1分)
(3)夏至(1分) 6.22(1分) 23°26′N(或23.5°N,或北回归线)(1分,数值对方向错不得分,方向对数值错也不得分。)
(4)先变慢后变快(1分) 北(1分) 南(1分)
(5)365天5时48分46秒(1分) 回归年(1分)
本题解析: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如图所示。
(2)朝向太阳一侧是昼,如图阴影表示是夜。
(3)①处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由6月22日—近日点7月初---9月23日,公转速度的变化先变慢后变快,近日点速度最慢。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半球,且向南方移动。
(5)地球从①开始,再回到①所用的时间即是地球绕日公转的时间,为一个回归年,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可能是下列中( )
A.0°
B.20°
C.40°
D.7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是属于无图考图题,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要求高,难度大,假设Q点的纬度为θ,H=90°-α=α,则可知,α=45°,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是23.5°S到23.5°N,当θ小于21.5°,则一年中Q点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大于45°不符合条件,当θ大于68.5°时,则一年中Q点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小于45°不符合条件,则Q点的纬度θ变化范围是21.5°至68.5°。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8~9题。
【小题1】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小题2】按照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以下地点中的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据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距离北回归线距离越近的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广州距离北回归线最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能够看到北极星的地点位于黑夜,并且位于北半球,所以C选项不符合条件。过40小时后180°经线为4:00,北京处于黑夜,纽约和莫斯科位于白天,不能看到北极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