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与环境问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4:13: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1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印度垃圾成堆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其它三个选项都是地区性的环境问题,它们的影响也只是局部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上海市每天排放工业、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苏州河和黄浦江中,造成苏州河等14条河流终年黑臭,黄浦江每年出现黑臭的天数,1976年为30天,1978年后每年超过100天,最高达151天。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上海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 ]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B、上游来水
C、海水倒灌
D、以上各项均是
2、上海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生活所利用,根据上海市情况,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
?办法是
[? ]
A、大力抽取地下水
B、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
C、淡化海水
D、将自来水厂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未受污染的河段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小题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小题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
小题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小题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小题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小题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
小题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
小题2:风(风力)
小题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沙化)。
小题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小题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小题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退缩后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图示区域是中亚的咸海周边地区.可以从湖泊的轮廓及注入河流判断,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来判断。中亚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更加恶化,如垦荒极易导致土地沙化,引用河水灌溉,导致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使得湖水的盐度增加,这也是该地区盐尘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市文物部门不得不对古代碑刻用土封闭在地下,原因是(  )
A.防盗
B.建立地下博物馆
C.酸雨危害严重
D.外界温度变化太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及碑文雕刻等,文物部门为了尽量将古代碑刻保持得更长久、更完整,不得已将其封闭在地下。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选项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①阻挡阳光②鱼类死亡③水生植物死亡④蓝藻暴发⑤分解耗氧
(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向沼泽的演化。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
(3)减少废水排放;治理水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