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11:50
1、单选题 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2.该山地的雪线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寒带
B.北半球温带
C.南半球寒带
D.南半球温带
E.人类登山破坏
F.高山草甸扩张
G.全球气候变化
H.山地不断隆起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山地可能位于北半球温带。因为南坡条件好,同一自然带在南坡位置高。又因为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该山体位于北半球温带。
2.该山地的雪线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气温越高,雪线越高。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就题思考三个问题:①该山地分布在哪半球?(北半球)②根据什么判断的?热量条件的好坏③哪坡热量条件好,为什么?南坡,因为同一自然带在南坡位置高。④该山地处在哪一热量带?温带⑤根据什么判断的?山麓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故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这道题目难度不大,其思维过程体现了因果联系,并验证了答案。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解读信息。“答案就在题目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答题。
1.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2.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且高的原因是3.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的温差为28.80C,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山东半岛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新西兰
D.巴西高原
E.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F.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G.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H.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I.3700米
G.4500米
5000米
2680米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A、B排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而巴西高原主要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
2.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和雪线高度的分布特征,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相对高差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
3.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处为雪线位置,利用最大温差计算出B、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800米,再加上B点的海拔120米,且C距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故此山海拔最接近5000米。
考点: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基带的自然带分布和山地的垂直温差等信息,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山地所处的纬度地带性和山地的相对高度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完成下题。
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迭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拨髙度的变化
B.距海远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调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20-9回答:
(1)图中绿地A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中绿地B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图中绿地C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分析绿地D对改善居住区小气候产生的作用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⑵过滤空气、美化环境
⑶吸烟滞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
⑷D?与居民区的热力状况不同,使空气产生对流,经绿地净化的新鲜空气流向居民区,并使居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
本题解析:考查绿地的环境作用。
绿地A对于丘陵山区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绿地B对于居民区的作用是过滤空气、美化环境。
绿地C则起到吸烟滞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的作用。
绿地D则使净化的新鲜空气流向居民区,并使居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洋流的名称为2.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E.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F.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G.落叶林、草原、荒漠
H.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根据图示洋流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澳大利亚的气候呈半环状分布,X处为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Y为热带草原;Z为热带荒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