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8:46
1、单选题 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回答1~4题。 
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2、“砖红壤→斗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非地带性现象、海陆分布
3、我国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有①禁止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③推广鱼塘—台田治理模式④秸秆还田,保持黑土肥力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①三者是一一对应关系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③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④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A
2、B
3、D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1月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分布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
B.柑橘
C.甜菜
D.亚麻
【小题2】就气象条件而言,该地最不适合开展太阳高度角测量实践活动的日期是
A.1~2日
B.3~4日
C.5~6日
D.7~8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气温变化判断,该地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柑橘生长在秦淮以南地区,B错。该地1月气温并不太低,不可能是东北平原,甜菜分布在东北平原区,C错。应是靠近秦岭-淮河的地区。平原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粮食需求量大,所以最可能分布的农作物是冬小麦,A对,D错。
【小题2】图中3-4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小,说明可能是阴天,空中云量大,不适宜测量,B对。其它日期气温日较差较大,说明云量少,可以观测,A、C、D错。
考点:不同作物的生长环境差异,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看这张在北极点放置的中国结的照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最可能是( )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C.12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小题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
①3月份累计白昼长 ②9月份平均气温高
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1月份冰层厚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北极点上有影子而且太阳高度还较高,应该是夏半年,A选项错误;在北极点上,四周的方向都正南,拍摄者在中国结的正南,影子也在中国结正南,C、D选项错误。答案选B。
【小题2】3月21日之前太阳直射点都在南半球,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白昼持续时间长,①对。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海拔高、冰川厚,9月份平均气温较低,②错;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温度低,气压高,③对;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海拔高,冰层厚,④对。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极点的太阳光照情况与自然环境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和风带( )
A.北移
B.南移
C.东移
D.西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1】该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小题3】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亚欧大陆形成低压中心,太平洋形成工业中心。所以是7月的特征。选择C项。
【小题2】海洋上,风受到的摩擦力小,风力相对较大。选择B项。
【小题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③位于印度半岛,7月是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