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8:25
1、单选题 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题。
1.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a
B.b
C.c
D.e
E.纬度
F.风带
G.地形
H.河流
I.3、4
G.5、6
7、8
9、10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1.根据题目叙述: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D为一般区,a、e纬度高,气温相对地,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有长江流经湿度大,两侧有低山阻挡,河谷地区温度适宜,风速较小。所以为最舒适区。所以选C项。
2.根据图示:甲为最不舒适区。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甲处海拔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湿度有变化。所以选C项。
3.该地位于江淮地区,3、4月份受冬季风影响,温度偏低;7月份出现伏旱天气,空气湿度小;9、10月份可能受台风天气影响,风速大。所以选B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气候和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题。
1.在①点东南方向的是2.从①到②最短距离的路径方向是
A.④
B.②
C.③
D.⑤
E.先向西南后西北
F.先向东南后东北
G.先向正南后正北
H.一直向东南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是南极为中心南半球图,④纬度比①高,且在①的东边,位于①的东南方;②与①同在一经线圈上,且纬度比①高,不符题意;③与①在同一纬线上,在①的正东方;⑤在南极点在①的正南。选A正确。
2.①、②在同一经线圈上,且在同一半球,所以从①到②最短距离方向应是先向极点方向,后向②,即先向正南再向正北。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地图。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海拔数据图,如果该地区降水丰富,当地较大的溪沟有(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我们用平滑的曲线把高程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就成了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常常可以发育为河流,据图可知:该图上有两处地势较为低洼处,如果该地区降水丰富,会形成二条大的沟谷,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判断地形
甲、 乙____、丙____、丁 、
戊 、己
(2)计算高度
① 海拔A__、B__、C _
② 相对高度AC___、BC ___、AB___
③ 丙地顶部海拔__,底部海拔_ ,相对高度_
(3)F坡和D坡比较,坡度较大的是___,原因是___
(4)甲乙两地中,可能有河流存在的是___,河流的流向____
参考答案:
(1)山脊 山谷陡崖山顶鞍部 洼地
(2)海拔(600,700)(0,100) 300
相对高度(300,400)(200,300)(500,700)
大于等于400小于500 200 200≤H<400
(3)F 等高线密集
(4)乙 西北流向东南
本题解析:
(1)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丁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戊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己处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为洼地。
(2)读等高线图,海拔A:(600,700)、B:(0,100)、C: 300;
相对高度AC(A点的高度为大于600小于700,C点为300)为(300,400)、相对高度BC(B点海拔大于0小于100)为(200,300)、相对高度AB(A点的海拔大于600小于700,B点海拔大于0米小于100)为(500,700);
丙地为陡崖,顶部海拔大于等于400小于500,底部海拔为200,根据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是(n-1)d≤H<(n+1)d, n表示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200≤H<400。
(3)坡度大小取决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4)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在没有指向标的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图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形的判断、高度的计算、坡度大小及原因、河流发育及河流流向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陡崖顶部海拔高度可能为
A.40m
B.45m
C.55m
D.65m
小题2:P、Q两地的相对高度(? )
A.不少于10m
B.不超过10m
C.可能为5m
D.不可能为15m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1: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最小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x,x+d)。陡崖底部的海拔海拔范围:(y-d,y]。故计算得C项。
小题2: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等值线原则, P地的海拔高度为40—50M;Q地的海拔高度为60—70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为10—30M,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