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6:39
1、单选题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问题。
小题1:真腊、暹罗、交趾地区所在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小亚细亚半岛
小题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3:现在有些城市实行了“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公有制为主体
B.公共汽车是无污染的交通工具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限制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使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水资源的广泛性是指(?)
A.水资源无处不在,广泛地存在于地球水圈之中
B.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
C.海洋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D.热带和温带沙漠地区没有水资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水资源的广泛性是指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以及文明利用水资源进行水产养殖、航运、发电等都离不开水资源。广泛性特点不反映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因此B项是对的。从分布上来看,热带和温带沙漠水资源分布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简述①、②两地的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4分)
(3)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4分)
参考答案:(12分)
(1)受西风带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受山地阻挡(4分)
(2)两地区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①地形成岛弧—海沟,②地形成海岸山脉(4分)
(3)通过西风带扩散(2分)通过北太平洋暖流扩散(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图中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是因为B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且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
第(2)题,①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太平洋板
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②处,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爆发和地震。
第(3)题,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核污染通过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扩散至B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局部地区洋流的分布与板块的边界类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与海沟、海岸山脉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北美地区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简述北美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图中位置和地形分布分析其形成原因。(14分)
(2)从白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14分)
参考答案:(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多灾害性天气。(5分)成因:人部分地区位于北半中纬度,(3分)东西部的山地阻挡了海洋上气流的深入。(3分)平原南北纵贯,有利于寒潮和飓风的深入。(3分)
(2)自然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降水比较丰富且雨热同期,有照好的灌溉水源。(6分)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多,工业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4分)
不利条件:寒潮飓风影嚷大,水旱突害频发。(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为陆地,①②③为海洋) 。”读图回答11~12题。
小题1:①、②、③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小题2:关于图示甲、乙、丙三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属于非洲大陆
B.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地点属于丙大陆
C.穿越乙大陆的西部为森林景观
D.穿越丙大陆的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