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4:57
1、单选题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第3题。
“黑气”,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材料反映黑子,发生于光球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家住上海(约31°N)的李女士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达不到满窗。就此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据地方法规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条款,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41-42题。
小题1:材料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XX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冬季北京比上海白昼短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量少
D.北京比上海阴雨天气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上海(约31°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冬至日南楼的影子长。XX日应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小,南楼的影子长。北京地区纬度高,冬至日太阳高度小,前楼的影子长,所以楼间距应该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2分/空,14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
(2) 图中AB线是 (晨线或昏线)
(3)A、B、C、D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列: 。 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大至小排列 。
(4)此日C地的昼长是 小时,此时C点地方时为 。
参考答案:(1)夏至日 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出现极昼(夜)
(2)昏线
(3)A D C B D C A B
(4) 12 18:00
本题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2)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B为昏线。(3)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的基本规律:越往北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此时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4)图示C点位于赤道,昼长为12时,图示C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地方时为18时。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基本特征,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本题还可结合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比较;太阳高度的判断等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夏至日时,以下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广州
B.南昌
C.长春
D.北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夏至日太阳直射回归线,越偏北白昼越长,根据各城市的纬度位置可知,长春纬度最高,最偏北,所以夏至日时昼最长。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1—2题。
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l1年”,这一般是指
[? ]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2、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
A.耀斑频繁爆发
B.极地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