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4:35
1、综合题 (28分)西南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自然环境复杂,人类活动深受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云南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
(1)材料一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4分)
(2)材料一中318国道四川段沿途景色奇美,乘车此段可强烈感受到自然带的?地带性变化,此路段夏季常面临?、?等地质灾害的威胁。(6分)
(3)依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川西地区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困难。(8分)
(4)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___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____流域。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云南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1)东多西少?沿河布局(4分)
(2)垂直?滑坡(崩塌) 泥石流(6分)
(3)优势: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坝的地址多(可梯级开发);人口分布少,建站动迁居民少。(每点2分,满分4分)
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影响选址与施工;雨季降水集中,影响施工;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困难。(每点2分,满分4分)
(4)长江;红河。(4分)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调整农业结构;⑤实施生态移民。(任答其中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通过图中的城市符号分布可知,四川城市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沿河布局。
(2)读图可以看到,318国道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通向我国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乘车途中,不足500千米的路程,海拔升高约2000米,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是垂直地带性变化。
沿途要穿过许多大江大河,高山峡谷,这里地震活动较多,岩石破碎,受夏季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多,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3)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要求水能丰富,也就是水量大,落差大。川西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这里是我国的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陡,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这里的河流众多,峡谷多,适宜建坝的地址多,许多河道可梯级开发,开发潜力巨大。这里人口分布少,建水电站动迁居民少。
困难:川西地区属于阶梯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带。雨季长,降水量大,影响施工进度。山河相间,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困难。
(4)读材料二可知,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最高的是红河。
治理对策:要治理水土流失,增选要保护植被,可采取封山育林的办法。其次是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云南地区多山地,地形坡度较大,可以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做到土不下坡。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于一些原来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的地区,让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也就是实施生态移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小题4: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东北地区降水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自东向西降水减少是距海远近;降水是夏季吹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也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选择B项。
小题2:与降水丰富有关的是:水能(水量大);森林植被(环境湿润,植被茂盛,形成森林景观。)选择D项。
小题3: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从纬度因素分析,热量不足,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选择B项。
小题4:对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从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资源的更新分析。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3—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3—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和?。(2分)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1分)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3分)
参考答案:(1)大秦线?神黄线(2分)
(2)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1分)
(3)从经济效应看:输电成本低,输煤成本高;
从环境效益看:输煤会减轻当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电会减轻使用地环境污染而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各种利用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各有利弊。(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山西、陕西的运煤专线为大连—秦皇岛的大秦线和神府—黄骅港的神黄线。
(2)由于当地的铁路外运能力不足,故把煤炭转变为电力,共同高压电线输出。
(3)从经济效益来看,输煤的运费高;而输电的成本较低;从环境效益来看,输煤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较轻,但加重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而输电则对当地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第1题
图中山脉N是我国?(?)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早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N表示贺兰山脉;A项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至拉萨一线;贺兰山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错误。B项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错误。C项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以3000M等高线分界,位于横断山脉;错误。D项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贺兰山。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据此回答各题。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2.雨林地区生物循环旺盛的表现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E.光合作用强烈
F.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
G.养分保存在土壤中吸收慢
H.植物会很快变成枯枝落叶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
1.雨林中生物循环旺盛,有机物合成速度快,当然雨林植物吸收作用强烈了。植物快速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且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淋融作用强,也是造成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之一。
2.生物循环就是有机质从形成到分解的过程,生物循环旺盛就是这个过程迅速的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