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4:15
1、综合题 读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2010年与198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分)
(2)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带动。外商投资发展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乡镇。这种选择对外商的好处有哪些?(4分)
(3)材料二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
?。(2分)
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2分)
参考答案:
(1)小城市发展十分迅速(2分)?耕地减少;人口多,居住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挤。(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2)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工人工资低等(任答两点得4分)
(3)政策优势不明显;生产成本上升(地价或劳动力上升)(2分)?
经济腹地范围广;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强;政策支持。(任答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看出2010年1-5万人的城市数量比1985年多出很多,说明珠江三角洲小城市发展迅速;但城市的发展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的过快发展,城市的建设慢,会使居住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挤。
(2)因外商投资的这些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因农村土地面积广,土地价格低;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水平低,工人工资低,这些都会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3)因改革开放政策范围扩大,所以珠江三角洲,失去了政策优势;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工资和土地价格上升,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失去了价格的优势。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有长江航运深入内陆,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所以经济腹地范围广;因工业发展早,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所以产业基础好;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实力强;还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两个重要钢铁工业城市土地利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城市地域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河流? C资源? D.政策
小题2:影响甲城工业用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临近煤、铁等矿产分布地?②位于河流下游,水污染小?③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④邻河,水运便利?⑤靠近大型水电站?⑥临河,水源方便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小题3:如果乙城一批钢铁经最近的铁路干线运往上海,沿途经过的城市有
A.成都、郑州、南京
B.贵阳、株洲、杭州
C.株洲、合肥、徐州
D.宜昌、九江、南京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地域形态。根据图示:甲地城市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势较为平坦地区;乙地城市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所以图中两城市地域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工业区的分布。根据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判断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工业区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邻河,水运便利;临河,水源方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中的河流信息金沙江判断该钢铁工业城市为攀枝花。从攀枝花经铁路到上海途中经过城市有贵阳、株洲、杭州。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为减少运费,下列工厂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问题。
小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小题2:有关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开始于二次大战后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煤的开采成本过高,失去了竞争力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工业区的比较。
小题1:鲁尔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小题2: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衰皆衰”的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5—31),回答下列问题。
图5—31
(1)气候类型;长江中下游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商品性生产基地,美国五大湖地区周围属于?(农业带)。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长江中游土地若被搁荒,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筑沟开渠,开垦耕地,进行合理灌溉
B.引进耐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
C.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
D.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4)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共同之处(最少四点)?
(5)两地有什么相同的工业部门(最少两点)?
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粮食?棉花?乳畜带
(3)D
(4)农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5)钢铁、机械。
本题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区域位置,气候,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区、农业带,主要工业部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