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1:47
1、单选题 该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不同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E.收入差距
F.家庭婚姻
G.工程建设
H.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收入差距。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C.南方比北方少
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人口少。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负增长的是
A.巴西、古巴
B.意大利、匈牙利
C.俄罗斯、美国
D.日本、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目前世界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为欧洲的部分发达国家,B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2.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收入水平高
B.经济落后
C.人口数量少
D.远离东部
E.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F.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G.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H.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A省的人口净迁出率约为1%—6.5%=-5.5%,表示人口迁出的多,人口越来越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气候因素,如由于沙漠的扩大导致“沙逼人退”现象;政策因素,如我国70年代的“上山下乡”;经济因素,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如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人口迁往沿海地区;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指留学、婚姻等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而本题中“2000-2005年”可以判断B项最合题意。
2.读图可以得出迁入率最大值为18%,而迁出率最大值为6.5%,因此A项错误;通过公式“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计算,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只有A点附近的两个,因此B项错误;明显,A省就是迁入率小于迁出率,因此C项错误;而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大概为坐标图中迁入率为12%右边各点,约3个,较少,因此D项正确。
考点:该题综合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及人口迁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完成问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E.aF.c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容量。
1.套用“木桶效应”,资源是决定一地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一地的人口容量由当地的最短缺的资源所决定。
2.本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a约13亿;根据目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约8—9亿;我国的人口环境承载力c约16亿,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