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59:03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小题1: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小题2:在上图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对比两时段的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台北的风向由西北风变为东北风;上海和首尔的风向基本不变,仍为东南风;而北京的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故选D。
小题2:图示季节为春季,华北地区此季节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导致水资源短缺,而农作生长需水量大,形成旱灾;而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只是加重旱灾,不是主要原因;降水量较少和植被稀少只是干旱的原因。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
小题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该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
小题3:现在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画出选线位置。
小题4:若该地区位于(51°N,8.6°E)附近,试分析图中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参考答案:小题1:自东向西?自西向东
小题1:甲、乙间距离较短,但等高线较密,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不利于开挖运河。
小题1:图略(沿两条600米等高线中间)
小题1: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无冰期;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与河流、运河、交通线等的关系。
小题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河流流向。
小题2:甲、乙之间虽距离较短,但等高线密集,地形复杂,不利于施工。
小题3:铁路线应该画在甲、丙之间的山脉鞍部,即两条 600 米等高线中间。
小题4:根据经纬度可知此区域为西欧地区。影响河流航运条件主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和河流落差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91考试网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91考试网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山区公路应分布于河谷地带和鞍部,故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凸向“凸高为低”,故判断丙处为鞍部,两侧为山谷,故丙处地势最高。
小题2:为了减小坡度,公路呈“之”字形大致与等高线一致延伸,这些都体现了山区公路修建的原则。
点评: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图考查地图应用,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性,值得借鉴。解题注意读图和局部地形区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区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为
[? ]
A、100~300米
B、200~400米
C、300~500米
D、400~600米
2、A山顶位于B山顶的方位为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台风(或飓风)
C.赤潮
D.梅雨
小题2:下列省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
A.豫
B.琼
C.藏
D.沪
小题3: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中美洲
C.孟加拉湾
D.几内亚湾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小题1:该地理现象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向西北方向的陆地移动,应为台风。
小题2: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离台风源地较近的海南岛。
小题3:根 据台(飓)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影响大陆东岸,非洲的几内亚湾位于大陆西岸,出现频率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