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57:21
1、综合题 读图5-1分析回答。
图5-1
(1)农业生产投入还应包括___________投入,这是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投入,它包括动植物(或植物种子)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地形、___________等。
(3)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___________,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解放了___________,提高了___________率。
(4)农业按产出产品用途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___农业。
参考答案:
(1)科技
(2)热量?光照?土壤
(3)增加?劳动力?劳动生产率
(4)自给?商品
本题解析: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所以本题该填技术投入。
(2)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土壤、水源、地形等。
(3)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农业按产出产品用途分类,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对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行记忆。农业的分类可以按照农业的生产对象,农业的投入,和产品的用途分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贵州六盘水地处喀斯特山区,当地规划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A.平原狭小,耕地紧缺
B.地处高原,热量不足
C.下渗严重,水资源短缺
D.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崎岖,土层浅薄,肥力低,故A错;“立体生态农业”就是利用地势差,在不同高度处,水热条件不同,故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故B正确;该地区地表水下渗严重,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故发展农业水资源短缺,C错;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修剪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比如修建水库,难度大,建设成本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的形成原因。由图可知:①甲区域位于105°E与110°E之间,、10°N附近,有黄河流经本区。②乙区域位于80°E与90°E之间,北回归线附近地区,恒河中下游段。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甲区域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地区,乙区域为恒河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然后调动有关区域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原因主要是
[? ]
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
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农业生产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问题。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引起土壤的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人类大量使用农业化肥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