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56:38
1、单选题 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台湾南部、海南岛、西双版纳等地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判断题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般大于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3、单选题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57~58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自然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5、单选题 读“中国环境与人口信息”,回答问题。
小题1:表中反映人口的数据X(?)
| 中?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16亿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X亿 |
| 2005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 13亿 |
|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 13.7亿 A.X<13亿 B.X>13亿 C.X=13亿 D.X=16亿 |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
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盈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图示如下: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 (2)对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愈义。
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杜会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能保持好生态平衡,又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中国政府落实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表解如下: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的32.3%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4
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环境保护
| 试题ID | 试题题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