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54:37
1、单选题 设M(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是( )
A.Hm和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M位于赤道,N位于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Hm和Hn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A正确。每年有某一时刻,太阳直射在MN中间位置,Hm=Hn,B正确。每年约有9个月直射点在MN之间中点以北,Hm>Hn ,C正确。每年约3个月, Hn>Hm,D不正确,选D。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该图是冬至日北京时间14时的地球日照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中间的纬线是赤道。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8分)
【小题1】据题意及图分析,AB弧为___ 线, 夜半球在AB弧的东侧还是西侧? 。图中b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___,a经线的度数是 。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 。
【小题3】这一天,________ 地区的白昼长度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小题4】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DONME(冰穹)A完成了我国第一座自动天文望远镜的安装工作。请说明在此设立天文工作站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小题1】晨昏线(昏线) 东侧 b180度 a东经135度
【小题2】南纬23度26分 、东经90度
【小题3】赤道以南地区(南半球)
【小题4】地势高、受干扰少,空气洁净、透明度高;降水少、晴天多。(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冬至日北极圈是极夜现象可知,AB线是昏线,b是昏线交与赤道时间是18时,此时北京时间是14时可知b是180度。在推理a啊东经135度。
【小题2】是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是南回归线的度数;直射点的经度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
【小题3】冬至日北半球是昼最短的一天,南半球是昼最长的一天。
【小题4】科考的天文条件是大气能见度高,天气晴朗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之分
B.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夜长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五带的划分。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是因为地转偏向力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自转时( )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
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C.赤道的线速度最大,逐渐向两极递减
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以外,全球都相等;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共9分)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
(2)此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_______点整。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_。
(4)图中a、b、c三处,属于热带的_______。
(5)图中a、b、三处的昼夜状况是:a._______b._______。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9分)
(1)东经120°南纬23°26′
(2)12 22 正午12点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4) b
(5)a极夜 b昼夜平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