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54:16
1、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 ?
B.资金输出 ?
C.劳动力输出 ?
D.土地输出?
2.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生态环境?②降低生产成本?③促进城市化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0分)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下列问题。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已列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投资约2 6 0亿元,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入巢湖,在巢湖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输水干线全长3 3 O千米(如图15所示),多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 0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与豫东和鲁西南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是一项集水利.环保与航运的综合性工裎。
(1) 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淮北平原小麦生产的意义。(6分)
(2) 分析该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8 分)
(3) 综述该工程对我省交通、煤炭、冶金工业发展的作用。(16分)
参考答案:(1)冬小麦春季需水量大,(2分)但淮北平原此时水资源短缺(降水少、蒸发量大),春旱对冬小麦生长威胁很大。(2分)“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能有效补充灌溉用水,确保小麦丰收。(2分)
(2)对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4分)
对城市:补充水源、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分)
(3)对交通:沟通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结束我省江淮之间的水运必须绕道京杭大运河的历史),(2分)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2分)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2分)
对煤炭工业:给“两淮”煤矿提供足够的工业用水,(2分)促进煤—焦—化(炼焦、煤化工),煤—电(火电)等工业的发展,(2分)有利于“两淮”煤炭南运。(2分)
对冶金工业:由于“两淮”的煤炭运量增加、运费降低,(2分)为马鞍山钢铁工业和铜陵有色冶金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2分)
本题解析:“引江济淮"工程可以解决淮北春旱灾情,使小麦丰收。该工程可以给沿途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同时解决沿途城市的水资源不足问题,改善城市水质等。该工程的建设沟通了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给“两淮”煤矿提供足够的工业用水,促进煤炭的深加工;有利于“两淮”煤炭南运,为马鞍山钢铁工业和铜陵有色冶金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在图上黄河上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A是?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__平原。(2分)
(2) 在图上写出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名称。(2分)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四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流量对比图,请根据这四条河流水
文特征,判断A、B、C、D四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1分)
参考答案:
(1)A是宁夏平原,B是河套平原
(2)汾河、渭河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流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3-4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沙丘
D.河漫滩平原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三角洲平原
B.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C.半山腰
D.高山顶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
小题1:图示的怒江河段位于横断山区,故常见的河流地貌为高山峡谷。
小题2:图示为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故人类活动大都集中在河谷地带,地势略低,则气温较高,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3)
(3)阿克苏的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品质十分优良。请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2分)
(4)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1分
(5)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部分绿洲变成了荒漠,请从人为因素分析其成因。(5分)
参考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3)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合成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4)方式—管道运输。(5)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等。
本题解析:新疆地区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本区河流位于内流区,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这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合成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石油是一种大宗液态物质,可以用管道运输。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部分绿洲变成了荒漠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