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53:56
1、单选题 下列人类的活动,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
A、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B、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对于地球共有的自然资源,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D、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2、单选题 2001年8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把“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匾郑重地交到广西贵港市市长手中,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正式启动,也预示着中国开始探寻2l世纪的绿色工业文明之路。据此回答21~23题:
广西“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 B.大面积肥沃黑土分布
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 D.地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
生态工业园区的各类工业的配置,主要考虑的工业布局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环境因素 ? C.生产协作? D.交通运输
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④⑤
3、单选题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措施,下列属于同类垃圾的是
[? ]
A、易拉罐、废塑料
B、水果皮、剩菜剩饭
C、剩菜、废报纸
D、旧家具、废电池
4、单选题 2005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19~20题。
《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
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①杀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5、单选题 2005年2月16日,旨在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2012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然而美国政府于2001年3月28日宣布不实施《京都议定书》。据此完成(1)~(4)题。
(1)《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A.酸雨问题
B.氟氯烃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C.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
D.臭氧层破坏问题
(2)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环境恶化,致使举国搬迁的国家是
A.马尔代夫
B.瑙鲁
C.图瓦卢
D.马达加斯加
(3)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限排的义务,技术能力差、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暂时没有减排的责任,这说明
A.地球上CO2的增多主要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目前,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重要污染源
C.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责任
D.环境问题是地区性问题
(4)美国政府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说明
A.美国坚持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B.温室气体对美国影响不大
C.经济发达国家承担义务不大
D.国际法具有法律约束力,只是对违法者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