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9 16:33: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a来自太阳代表太阳辐射,b来自地面代表地面辐射,c来自大气辐射并指向地面代表大气逆辐射;根据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排除选项A;臭氧主要吸收紫外区的能量,b是红外区的地面长波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排除选项C;大气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排除选项D;根据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所以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故选项B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燃烧柴草可以增加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等杂质,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增强了c辐射,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2分)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2)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3分)
(4)描述乙地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参考答案:(15分)
(1)东北一西南   C (2分)
(2)数值变化: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中部气温高 于东西两侧(1分)
凸向:向北凸出/向高纬凸出(1分)走向和疏密程度:大体以123°E为界,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等温线较密集;东部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等温线较稀疏 (4分)
⑶原因:①甲地纬度略高;②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③甲地距冬季风源地近,乙地因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3分)
⑷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②(流经森林茂密的地区,)含沙量小;③(春季有冰雪融水汇集,夏季降水集中,)有春、夏两汛;④(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 (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等温线大体呈东西向延伸,但是在123°E附近发生弯曲,明显被分成两段,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东段呈西北—东南走向。
第(2)题,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3)题,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甲地的纬度略高;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第(4)题,水文特征描述要注意纬度(纬度高有结冰期)和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有凌汛),可结合汛期、结冰期、流量、含沙量、水能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点评:该题以区域等温线图切入,综合考查区域判读、等温线判读、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及成因等知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考查较全面。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1)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2)甲、乙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主要应结合区域判读,明确两地的位置差异、地形特点、此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3)沼泽地的成因主要与地形、气温高低、降水多少等有关;沼泽属于典型的湿地,其生态作用可参照湿地的生态作用进行回答。(4)甲地处于大兴安岭西侧,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粗放;乙地位于东北平原,发展农业要面临热量不足、盐碱化、冻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如果x轴为水平距离,y轴表示海拔高度,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则下列解析成立的是(   )
A.气温:a>b>c
B.气压:a<b<f<e
C.气流方向:b—f—g—c
D.降水状况:a>b>c
【小题2】如果z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曲线1表示该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表示该地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则该地从a—b-c时段最有可能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和题干文字信息及近地面气温、气压和气流方向之间关系等原理知识,判断该地具有两个热力环流圈,分别是b→f→g→c→b、b→f→e→a→b。因此C选项成立。
【小题2】在a→b→c时段,空气湿度由低到高再到低,b前后湿度最高,可能有降水过程;排除C选项。同时气压由高到低再到高,b前后气压最低,可能有上升气流,排除A(冷锋过境前气压较低)、B(暖锋过境后气压应降低)。D选项正确。
考点:热力环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索契1月气温高于0℃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
B.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
【小题2】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泳雪项目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小题3】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冬季北部海域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图示的①~④条冰冻界线中,正确的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份时北方冷空气持续南下,但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的南边,大高加索山对北边冷空气起到阻挡作用;此外索契位于里海沿岸,里海对索契气温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选D。
【小题2】冬奥会主要是一些雪上项目,故选项中和降雪多有关的为其优势条件。由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到中纬西风从里海带来湿润的气流,遇到大高加索山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由于高山海拔高,降水为降雪,故选A。
【小题3】由于里海北部有大量淡水注入,故里海北部沿海附近有一些区域会结冰,与之符合应为②线,故选B。
考点:索契气温、降水及里海冰冻线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为“株洲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完成下列问题。

?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
天气状况
11月28日
22
11
微风
秋高气爽
11月30日
7
2
北风3级
小到中雨
12月2日
9
0
微风


小题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⑥⑤④
D.③②①
小题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温度变化可见,气温的变化由高到低,28日温度最高,气温日较差较大说明受暖气团影响明天;28日温度急剧降低,气温日较差最小说明受冷锋影响有降水;30日温度略有上升,日较差增大说明受冷气团影响晴天,D对。
小题2:12月2日最低温度达0℃,空气中的水汽可能会凝结成霜(水的凝华),A对;明天大气对流作用强,不可能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B错;受冷气团影响天气晴朗,气压升高,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