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29:42
1、单选题 下图为读我国某地常见的地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塑造图示溶洞地貌景观的作用力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小题2】关于该地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地曾经有岩浆活动 ②钟乳石的形成是流水侵蚀导致
③天窗是由于板块断裂形成的 ④该地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在我国常见图示地质景观的地区,其自然环境特点是( )
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深居内陆,四周高山环绕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认真审题,注意题中关键词“溶洞”地貌景观。溶洞存在于地面以下,不可能是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溶洞景观一般形成于降水较多或者水资源较丰富的岩溶地貌区,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形成溶洞,故选项D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图中有玄武岩,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故该地曾经有岩浆活动;而溶洞地貌景观一般存在于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石灰岩等属于海洋沉积环境形成,所以该地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故选项C正确。
【小题3】图示溶洞地貌景观,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等南方地区,分布较广,这些地区由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气候类型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新疆“雅丹”地貌在形态上呈现垄、槽相间的形态(见下图),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如果已知该地区经常吹北风,可知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西北----东南
B.东北-西南
C.东南----西南
D.西北----东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新疆经常吹的是西北风,吹向东南方向。垄、槽的伸展文献与风向垂直,所以伸展方向是东南-西南方向,B对。
考点:区域地貌类型及成因,风向。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D 板块,E 板块, F 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 (填字母)
相互 (运动方式)形成的。
(3)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填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4分,每空0.5分)
(1)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2)B C 张裂
(3)A C
本题解析:
(1)根据板块分布并结合板块所在位置分析可知: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从图中看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它是由B(非洲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而形成。
(3)喜马拉雅山位于亚州南部,从图中看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它是由A(亚欧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
考点:板块构造学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写出图中地质构造名称:甲 ,乙 ,丙 。
(2)丙地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
(3)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 处为好。
参考答案:(1)向斜 断层 背斜
(2)外力侵蚀
(3)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乙处岩层发展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
(2)丙处为背斜形成之初应该形成山岭,但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故岩性疏松,可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受长期的侵蚀而成谷。
(3)背斜的拱形弯曲能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适宜建设隧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