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6:2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一13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小题3: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组题以人类活动为切入点,考查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荒漠化。甲地有水井,牲畜饮水和农牧业过度用水导致植被死亡,土地沙化。
小题2:绿洲萎缩说明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土壤盐碱化。
小题3: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 ]


A.湘、辽、宁
B.台、鲁、苏
C.青、粤、晋
D.桂、甘、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第1—2题。


1、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


A.南
B.北
C.东
D.西
2、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 ]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18-20题。

小题1:甲、乙两湖所处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①温带荒漠?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热带荒漠?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①
小题2:造成两湖泊面积在缩小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D.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小题3:近年在乙湖地区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已出现的变化是 (? )
①降水明显增加?②蓄洪能力明显提高?
③通航能力明显提高?④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归数量明显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甲为中亚的咸海,周围典型的植被温带荒漠;乙为洞庭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甲湖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导致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小;乙湖主要是人类的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可以使蓄洪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归数量明显增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