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25:33
1、单选题 读四个城市的气温和降雨量分布图,回答14~15题。
小题1:哪个都市最可能位于季风气候区内?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哪个都市代表的气候类型因雨季和生长季不一致,农业发展最需灌溉?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第14题,根据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四地的气候类型为:甲表示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0°C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乙表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7月温度最低,表示南半球,降水集中在夏季);丙表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丁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1月均温在0°C以上,降水分布均匀);
小题1:第15题,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 地点 | 甲 | 乙 | 丙 | ||||||
| 日期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 最高气温(℃) | 12 | 0 | 2 | 12 | 3 | 3 | 12 | 13 | 4 |
| 最低气温(℃) | 2 | -7 | -6 | 4 | 4 | -5 | 4 | 5 | -3 |
| 天气 | 晴 | 阴雨 | 晴 | 晴 | 阴雨 | 多云 | 晴 | 晴 | 阴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三地三天的气象资料可以得出,三地都经历降温和降水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所以三地经历了冷锋天气系统过境。3月2日,甲地和乙地都为阴雨天气,因冷锋降水在锋后,所以甲和乙地应位于该冷锋的锋后,丙地在该日温度较高,天气晴朗,应为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位于该冷锋的锋前。A选项示意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A项正确;B选项示意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前,错误;C选项示意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错误;D选项示意甲位于暖锋的锋后,乙位于暖锋的锋前,错误。
小题2:丙地在3月3日发生降水,而在3月2日天气晴朗,气温最高,说明3月2日该地位于该冷锋的锋前,被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影响,气温高,天气晴朗。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变化很大
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
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由于太空中没有大气,故昼夜温差大,A正确。月球上没有大气,故没有大气的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错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强弱与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有关,就全球来说,在远日点和近日点,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没有明显差异,C错误;早晨和傍晚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较中午时长,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D正确。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太平洋沿30°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西邻荒漠地带
B.b—洋流由北向南
C.c—常年高压中心
D.d—全年温和多雨
【小题2】夏至,a海域日落之时,d海域最有可能欣赏到( )
A.当日夕阳
B.前夜渔火
C.同日星辰
D.次日朝霞
【小题3】对于水循环来说,水汽贡献率最大的海域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8月份水温高,可知为北半球,且位于30°纬线上,可知该海域为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a位于120°E附近,位于我国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处位于副热带太平洋西侧,可知流经该处的洋流为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c位于太平洋中部,下垫面性质均一,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位于太平洋东部,美国西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小题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a在地方时18:00之后日落;a、d两地地方时相差约16小时,故a海域日落之际,d海域的地方时在2:00之后日出之前,即两地处于同一天,此时d海域最可能欣赏到同日星辰。
【小题3】水汽贡献率最大即蒸发量最大。b位于副热带太平洋西侧,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使蒸发量加大;a、距离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大,水汽蒸发量较小;c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蒸发量小;d处位于副热带太平洋东侧,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蒸发量小。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方时的计算;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小题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
B.20℃
C.30℃
D.40℃
小题3: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如下图,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要从降水最多的点找到地形剖面图,从地形剖面图上找到海拔高度,不能从降水量线直接找海拔。
小题2:气温年较差是指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①地温差由①地向上下划线,找到1、7月气温线,可得差值,从图中可见约为30℃,C对。
小题3:1月,我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①地位于秦岭以北,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且白昼时间短,辐射少,为迎风坡,受山地阻挡,冷空气在此聚集气温较低;④地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位于四川盆地,受北部秦岭、大巴山阻拦气温高于①地。可见除纬度因素外,主要受冬季风影响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