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23:09
1、单选题 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岛”,位于板块交界处是冰岛多火山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中各地也与冰岛处于同一种板块交界类型的是( )
A.地中海
B.红海
C.新西兰
D.日本海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为生长边界;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为生长边界;日本海沟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
考点:该题考查六大板块。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由图可知( )
A.甲为变质岩
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岩浆岩
D.丁为岩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示意图分析可知,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
考点: 地壳运动、地壳物质循环
点评: 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皖南地区毗邻长三角,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中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皖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2013年铜陵、芜湖两市居前三位的主要工业部门
材料三:脐橙是亚热带水果,下表为皖南歙县脐橙种植条件评价。
| 种植指标 | 年均温 (℃) | > 10 ℃积温 (℃) | 冬季低温频率 (%) | 年日照时数/挂果期日照时数 (h) | 年降水量 (mm) |
| 最适宜区 | 18 ~ 22 | 5500 ~ 8000 | > - 3 ℃ | 1600~2100/600~700 | 1000~2000 |
| 皖南歙县 | 16.3 | 5150 | < -7℃的频率:40 | 1832/692 | 1661 |
参考答案:
(1)南高北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江淮)准静止锋(每空2分,共6分)
(2)动力指向(或资源密集) 技术、知识/资金(每点2分,满分4分)
(3)早期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体(2分);后期地壳运动,断裂上升,花岗岩体外露,外力风化侵蚀。(2分)
(4)毗邻长三角,有利于吸纳长三角地区的资金、产业转移;原有工业、旅游等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基础条件较好;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政策扶持。(每点2分,满分6分)
(5)(选赞同或反对意见均可,解释合理即可)
赞同:年降水量丰沛,有利于脐橙生长;低山丘陵地形,适宜脐橙种植;挂果期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多样化;毗邻长三角、陆路交通便利,有利于脐橙销售。(每点2分,满分8分)
反对:年均温、积温不足,不利于脐橙生长;冬季极端低温低,频率高,易受冻害;破坏原生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产业基础较弱,缺乏种植经验;影响原有特色产业茶叶生产。(每点2分,满分8分)
本题解析:
(1)图中南部为山地,北部为长江沿岸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当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地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天气。
(2)铜陵工业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为资源密集型工业(或动力指向型工业)。芜湖工业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工业为主,为资金密集型工业(或技术密集型工业),影响其布局的因素为资金(或知识、技术)。
(3)首先解释花岗岩的形成及地壳上升致使岩层出露,其次为外力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塑造。早期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体;后期地壳运动,断裂上升,花岗岩体外露,外力风化侵蚀。
(4)皖南地区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可吸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及资金、技术等。
(5)结合气候资料中的信息进行对比,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地种植脐橙的条件。如从降水、光照、地形、交通、市场等角度分析优势。从热量、产业基础、生产经验等方面分析劣势。赞同的理由:年降水量丰沛,有利于脐橙生长;低山丘陵地形,适宜脐橙种植;挂果期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多样化;毗邻长三角、陆路交通便利,有利于脐橙销售。反对的理由:年均温、积温不足,不利于脐橙生长;冬季极端低温低,频率高,易受冻害;破坏原生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产业基础较弱,缺乏种植经验;影响原有特色产业茶叶生产。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工业类型、地貌、农业生产区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锋面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的锋面性质为?锋,乙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
(2)实地勘测中能够在?(甲、乙、丙、丁)找到油气资源;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划分,油气资源属于?(A.可再生资源? B.非可再生资源)。
(3)造成图示地区出现乙地背斜成谷、丙地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暖锋(暖);连续性降水(降水、阴雨)
(2)乙 ;? B(非可再生资源)
(3)外力作用
本题解析:
图中冷暖气团运动方向大致相同,故为暖锋。乙地此时被冷气团控制,位于暖锋锋前,会出现连续性降水。
背斜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上层为天然气,下层为石油。图中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油气资源是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呈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变得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这种地形倒置现象主要是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故B正确。
考点: 生物进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