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20:22
1、综合题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城乡的统筹协调,与人类文明的变迁密切相关。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长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城市带之一,上海为其龙头城市。下图为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规划用地分布示意图。
上海外高桥综合区的先进制造业,有24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其中包括1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9.59亿元。
(1)评价①功能区的发展条件。
大气环流会影响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英国城镇就受此影响存在功能区的东西差异。
(2)依据伦敦市工业区和图中①功能区的分布特点,任选其一,说明大气环流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气象部门对于台风等灾害天气,通过卫星遥感等高科教一手段,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布、早处置、趋利避害,力争将损失降低。
(3)指出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并依据材料列举主要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远离市中心,地价较低;水陆运输便利;上海市工业基础好;产业集聚,有规模效益。
不利条件:环境压力较大。
(2)伦敦市工业区: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工业区集中在城市的东部地区。
①功能区:分布在垂直于盛行风的东北部郊区。
本题解析:(3)东南沿海地区。依靠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监测、提前预报。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24~25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
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
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
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
小题2: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
B.乙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C.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
D.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优于甲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第24题,结合经纬度位置,甲表示松嫩平原;乙位于珠江流域。A项我国最北的商品粮基地为三江平原,错误。B项,我国最东的商品率基地也是三江平原,错误。C项甲位于东北,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正确。D项乙地位于珠三角附近,特色农业为基塘农业;错误。
小题2:第25题,B项乙图的省会城市为广州,位于珠三角地区,故农业基础好;B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省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包括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渔业、盐业和热带海洋旅游资源等。位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是三大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该岛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岛上生活设施齐全,未来很可能开放三沙旅游观光。
材料2:如图?
读材料1和材料2的地图回答下题,
(1)写出数码①表示的海峡是?,群岛②的名称是?。(2分)
(2)海南岛的河流流向是?,由此可知其地势特征是?。(4分)
(3)南海诸岛属于我国?省,其中?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2分)
(4)按成因分析,南海诸岛主要属于?岛。(2分)
A.大陆岛
B.火山岛
C.珊瑚岛
D.冲积岛
参考答案:
(1)琼州海峡?西沙群岛(2分)
(2)从岛中心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中间高四周低(4分)
(3)海南省?曾母暗沙(2分)
(4)C(2分)
本题解析:
据图可知:①表示的海峡是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群岛②是西沙群岛。
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由中心向四周流,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属于海南省。
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珊瑚岛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较集中,我国南沙群岛大都属于珊瑚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B.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D.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区域的影响。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生产量大,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对东部地区而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的记忆能力,我国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根本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移动速度快,造成北涝南旱;而夏季风弱的年份,北移速度慢,造成南涝北旱,故此题应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考生对我国气候类型特征的理解及分析能力,特别是对我国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