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19:40
1、单选题 读下图,造成该城市郊区农业种植模式的最可能因素是
A.劳动力
B.光热条件
C.农业技术
D.市场需求
2、单选题 左下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右下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主要原因是
①1999-2003年转移,是因为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②1999-2003年转移,是因为西北地区生态退耕
③2003-2007年转移,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④2003 -2007年转移,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农业劳动力增加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3、单选题 下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小题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4、综合题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6分)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区、温带森林带与?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4分)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3)(10分)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数量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8分)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据表回答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条件不足
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
D、光照条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