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9 16:1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造成该城市郊区农业种植模式的最可能因素是

A.劳动力
B.光热条件
C.农业技术
D.市场需求



2、单选题  左下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右下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主要原因是
①1999-2003年转移,是因为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②1999-2003年转移,是因为西北地区生态退耕
③2003-2007年转移,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④2003 -2007年转移,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农业劳动力增加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3、单选题  下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小题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4、综合题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6分)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区、温带森林带与?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4分)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3)(10分)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数量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8分)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据表回答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条件不足
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
D、光照条件不足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