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17:14
1、单选题 亚洲大陆上高压产生的时空条件是?( )
A.冬季,北美大陆
B.7月,北大西洋
C.夏季,北太平洋
D.1月,亚欧大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亚洲高压只能分布在亚欧大陆上,不会在其它大陆。习惯上人们常用1月份代表冬季,所以D对。北美大陆上不能叫亚洲高压,A错。7月份,一般代表夏季,B错。夏季在大陆上形成低压,不是高压,C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条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7月份等温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气温分布状况如图④曲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京市的白昼较北京市短
B、恒河下游地区泛滥成灾
C、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D、江苏各地盛行西北季风
参考答案:1、AC
2、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A半岛地势东高西低
B.A半岛雪线西坡高,东坡低
C.随着全球变暖,B处水温将降低
D.B为该区域7月等温线
小题2: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
A.纬度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和地势
D.洋流和地形
小题3:某运动员在汽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分钟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汽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上图是该运动员在图中甲区域全力冲刺时 GPS的点位记录。GPS显示甲乙段最陡,乙丁两点海拔相同。图中最符合该运动员行进的路线是
A.L1
B.L2
C.L3
D.L4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的是地市、气温以及全球变暖的问题。由右图可知,该岛地势大致为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西侧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故A选项错误。该地区受中纬西风影响,所以西坡为迎风坡,迎风坡雪线低,所以西坡雪线低,东坡雪线高,故B选项错误。该图中等温线为0℃,可知该图所示季节应为冬季,北半球冬季应为一月份前后,夏季西欧温度均高于0摄氏度,所以不可能是7月份,所以D选项错误。再看C选项,图示地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随着全球的变暖,冰川的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浓度降低,热盐效应就会逐渐减弱,洋流也会因此而逐渐减弱甚至停止:暖流不能到达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达温暖海域。因此图示地区的北大西洋暖流就会减弱,暖流有增温的效果,暖流减弱故温度下降,所以C选项正确。
小题2:图示地区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为山脉,西侧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因此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洋流,故D选项正确。
小题3:此题考察的是等高线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由题可知,GPS显示甲乙段最陡,因此甲乙段的等高线最密集,对应图中四条线段,L1、L2最开始的一段等高线都比较密集,而L3、L4开始的一段等高线都比较稀疏,说明山坡较平缓,故L3、L4都不符合,C、D错误。GPS的点位记录越密集说明单位时间内走的路程越短,即速度越慢,说明该段路程比较难走,对应图中地形可知这种情况应为上山的过程,反之GPS的点位记录越稀疏,速度就越快,应为下山的过程。由整段GPS的点位记录可知,甲乙段应为上山,且山坡较陡,乙丙段应为下山,丙丁段地势相对较平缓,有小幅度的起伏,丁戊段记录点较密集说明是上坡,且坡度也较大,因此对应图中的L1、L2,L2更符合此过程,故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等高线图回答: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中,坡度最大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图判断,本题必须结合比例尺,计算单位距离间的高差,以此判断坡度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为两幅等值线简图,虚线表示温度信息,则下列对应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等盐度线与等温线——甲
②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等盐度线与等温线——乙
③气压为冷高压的近地面等压面与等温面——甲
④气压状况为暖低压的近地面等压面与等温面——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分布的综合分析。若甲图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等盐度线与等温线,则虚线的温度信息反映该处受寒流影响,则盐度也应降低,故等盐度线(实线)应向低纬凸,故①错误。若乙图表示近地面的暖低压,则气温较高,故等温线(虚线)应向上凸,正确;而低压处等压面应向下凹,故④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