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14:10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凌晨1时30分左右“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手用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据此完成题。
小题1:“神州九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形成的组合体,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小题2:组合体形成时,东京(东九区)的区时为
A.6月23日1时30分
B.6月24日2时
C.6月25日1时30分
D.6月24日2时3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围绕地球运行,故判断它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小题2:该组合体形成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为6月24日1时30分,日本东京时间较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故东京的区时为6月24日2时30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天体系统的基本层次关系和区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丁 甲 丙
C.丙 甲 丁 乙
D.丁 丙 乙 甲
小题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
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南方
C.丙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
D.丁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甲地太阳光线都从北射入,且没有直射现象,故在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丙地太阳光线都从南射入,没有直射现象,故在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同时,在二分二至时,甲地的太阳高度角比丙地大,说明甲地纬度低;乙地①③相等,一南一北,②地太阳直射,说明②地位于赤道;丁地②③阳光南射入,①太阳直射,说明丁地位于北回归线;所以纬度由低到高为:乙、丁、甲、丙,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选B。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坐标如图(方格状经纬网),甲乙两地东西方向:甲乙在东西经度,甲乙两地的经度差大于180°,故甲地在东,乙地在西;甲丙两地东西方向:甲丙在东西经度,甲乙两地的经度差小于180°,故甲地在西,乙地在东。结合下图:甲地在于乙地的东南;乙地在于丙地东南;丙地在于丁地东北;丁地在于甲地东北。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ABCD中,黄赤平面交线与大阳光线相
垂直的是____? 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是_______,直射南半球的是_________。
(3)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 __,最快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夏至?秋分?冬至?春分?(2)B? D (或D? B)? A? C? (3)? A?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读图分析能力。(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此时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2)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则黄赤平面交线与阳光相垂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3)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出现了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回答1~2题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日全食发生时的农历日期是
A.五月十五
B.五月三十
C.六月初五
D.六月十五
小题2:如在上海观测这次日全食,当日全食发生时观测到的日食景象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发生日全食时表示地球位于月球的本影区,日地月三者位于一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为月初和月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日全食表示太阳全部被月球阻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发生在西太平洋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下列图示事象正确的是 
小题2:地震导致这里的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海底高度增加了3米。观测本次海底地壳变动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较为清晰图形如下:
地震发生时日期为3月1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往北移动,所以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所以A与B错误;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14:46,甲地纬度为150°E,所以甲地地方时为16:46,所以C正确;D选项北京时间为14:46,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3月11日的范围要远远大于3月10的范围,所以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海底地壳变动主要体现在位置上的变动,涉及位置定位应该使用GPS,所以监测海底位置变动需要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所以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