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11:24
1、单选题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问题。
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E.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F.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G.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H.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图中是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小,虽然石油比重减小,但不能说明石油消费量在减小。选择A项。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煤炭的比重增加,重要影响是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甲)和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请分析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土壤为红壤。
(2)优势:水热条件充足;复种指数高;农耕历史悠久。不足:人均耕地少;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3)以水稻为原料,发展食品加工业;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或木材加工工业;以水果为原料,发展水果罐头加工业;以淡水鱼为原料,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材料二:
最近不少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排头兵,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城市群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为了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上海市在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达到了可以走“逆城市化”的程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长江三角洲会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 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2)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 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3)高速公路、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私人小汽车的逐渐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
? 郊区之间的距离。
(4)城市产业因地租的不断上扬,迫使一部分迁往郊区或其他地区。同时,由于城市中心区房价很贵,
? 人们迁往房价较便宜的郊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 2007年3月26日,承德市潮白河流域“稻改旱”工程全面启动,今年计划把7.1万亩水田退还为旱田,以保证北京的供水。实施“稻改旱”工程是2006年10月京冀合作备忘录中确定的京承合作重要事项,是加强北京与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承德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 ]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这项农业调整决策
[? ]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是影响农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性因素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图左)。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下图右)。?
(1)右图所示地层,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湿润;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
(2)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
(3)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答出任意4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