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10:14
1、填表题 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a>b>c),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商业
(2)高于;交通
(3)住宅;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环境较好? 对城市不会造成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今年无车日恰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定于今年无车日主题是“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20-21题。
小题1:“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小题2: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A.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B.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C.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D.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小题1:本题易误选C,“无车日”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但是不能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小题2:禁止车辆进入城市不可行,也不现实;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在市内不利于市民出行;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轻大气污染;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增加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右图),回答6—7题。?
小题1:该国丙——丁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有
A.社会生产力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D.出现逆城市现象
小题2: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时期—B ? B.乙时期—A?
C.丙时期—B? D.丁时期—B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丙丁时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将加重,社会负担增大,死亡率提高,能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三角坐标的阅读需要找准坐标轴,然后找到平移轴。甲时期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高,为B;A时期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高,为丙丁时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简述布局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③;④;①;蔬菜园艺品,城市的需求量大,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应靠近水源,灌溉方便。
(2)E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劳力充足;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一地理事物由a到d发展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这一过程的含义是_______。(填字母)
A.城市的起源B.城市的分布C.城市化D.城市的区位
(2)导致这一过程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______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在多数城市,_______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因此,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求城市化必须与______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答案:(1)C
(2)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
(3)工业;工业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