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9 16:10: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表题  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a>b>c),回答问题。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________ 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________(高于、低于)b值,造成这种地租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计划在1、2两个卫星城市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1城镇应发展 ________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商业
(2)高于;交通
(3)住宅;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环境较好? 对城市不会造成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今年无车日恰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定于今年无车日主题是“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20-21题。
小题1:“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小题2: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A.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B.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C.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D.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小题1:本题易误选C,“无车日”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但是不能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小题2:禁止车辆进入城市不可行,也不现实;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在市内不利于市民出行;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轻大气污染;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增加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右图),回答6—7题。?

小题1:该国丙——丁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有
A.社会生产力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D.出现逆城市现象
小题2: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时期—B ? B.乙时期—A?
C.丙时期—B? D.丁时期—B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丙丁时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将加重,社会负担增大,死亡率提高,能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三角坐标的阅读需要找准坐标轴,然后找到平移轴。甲时期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高,为B;A时期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高,为丙丁时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简述布局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③;④;①;蔬菜园艺品,城市的需求量大,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应靠近水源,灌溉方便。
(2)E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劳力充足;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一地理事物由a到d发展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这一过程的含义是_______。(填字母)
A.城市的起源B.城市的分布C.城市化D.城市的区位
(2)导致这一过程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______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在多数城市,_______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因此,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求城市化必须与______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答案:(1)C
(2)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
(3)工业;工业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