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09:12
1、综合题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 ,除 外 ,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
原因是 。
(3)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地点是 。
(4)当A地时间为6点时,F地 时间为 点,C地 时间为 点,可见同一经线上 相同。
参考答案:(1)23时56分4秒 1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城市白昼最短日应出现在( )
A.4月
B.6月
C.10月
D.12月
【小题2】对Q湖的成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冰川刨蚀地表而成
B.火山口积水而成
C.岩浆堵塞河道而成
D.断层陷落而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纬度判断,该地在南半球,所以白昼最短日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6月,B对。
【小题2】该地在南半球, Q湖位于热带,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A错。湖泊位于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带上,东非大裂谷是断层陷落而成,D对。B、C错。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晨昏线始终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晨昏线与地轴只有在春秋分时在同一平面内。
考点:晨昏线的特点
点评:记住晨昏线的概念,理解晨昏线的特点,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关甲地(150°E,30°S),乙地(150°W,30°N)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
B.两地地方时相差20小时,且乙地方时早于甲地
C.两地线速度相等
D.两地关于赤道对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故甲乙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A错误;乙地150°W的地方时较甲地150°E晚,B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甲乙两地的纬度数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等,C正确;两地的纬度关于赤道,南北对称,但所在经度,并非在同一经线上,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基本规律、地方时差异的基本规律和经纬度数的相互关系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本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2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D地的昼长为 ,A地的太阳高度是 。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C地
D.A地
参考答案:
【小题1】冬至 (23°26′S ,0°) (4分)
【小题2】4小时 0°(4分)
【小题3】20 时 (2分)
【小题4】C (2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应有经度和纬度,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12时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平分线,据图判断为0°经线。
【小题2】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D所在为昏线,D点即为当地的日落时间,而图示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故计算D点的时间为14:00,故下午为12:00---14:00,故昼长4小时。A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小题3】根据0°经线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位于0°经线东侧120°,故地方时较0°经线早8个小时,故计算北京时间为20时。
【小题4】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示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