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08:51
1、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7月份气温10℃等温线,完成小题。
1.造成图中A点等温线往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大气环流
B.寒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E.B点所在半岛的峡湾属于冰川堆积地貌
F.C点位于西半球
G.由A点向B点的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H.A点盛行西北风,B点盛行东南风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A点等温线往南凸出,说明A点气温低,造成图中A点等温线往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寒流,因为寒流降温减湿。
2.B点所在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错误;C点位于0°经线以西,但西半球的地理范围是160°E-180°-20°W,所以C点不位于西半球,B错误;结合图示可知由A点向B点的最短航线是两者之间的劣弧,方向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正确;C.由A点向B点的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A点位于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南风。B点位于北半球极地东风带,刮东北风。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地图和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以世界某区域7月份气温10℃等温线为载体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世界区域地理特征。难度较大。解答时注意结合海陆轮廓及地理位置准确定位区域位置,然后根据所学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上星,亮晶晶;我在大桥望北京……”一首清脆儿歌传唱几十年,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中的“天上星”指的是?
A.彗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上星,亮晶晶指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闪闪发光的恒星。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如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2.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3.海运最为繁忙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E.巴拿马运河
F.白令海峡
G.马六甲海峡
H.直布罗陀海峡
I.①②
G.②③
①③
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洋。
1.根据图示四大洋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②③④依次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下列港口依次濒临的大洋为:鹿特丹—大西洋;旧金山—太平洋;摩尔曼斯克—北冰洋;科伦坡—印度洋。
2.②③表示太平洋和印度洋;故最短航线经过马六甲海峡。
3.海运最为繁忙的大洋为大西洋;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12月底,菲律宾马荣火山开始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
A.岩石圈
B.地壳
C.下地幔
D.软流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在上地幔中的岩石圈顶部的下面存在着一个软流层,一般都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
考点:地球内部各大圈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虽然是一个识记性的题目,但它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了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中“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三个地点在6月22日当地正午前后,分别测得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丙地的地方时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E..5:00
F.,7:00
G..17:00
H..19:00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根据甲地正午时影子为0,所以甲地纬度为北回归线;乙地影子朝向为南,正午影子长度为1米,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该地纬度21.5°S,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三地纬度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当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为0时;丙地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7:00,经度为45°E。北京时间为0:00,45°E的地方时为19:00。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